《粗野派》使用AI修饰演员台词惹争议

当地时间1月23日上午,第97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就将出炉。今年的投票过程整体而言波澜不惊,除因洛杉矶山火导致延期外,哪些影片、哪些人可能获得提名,基本能猜个大概。不过,临近投票结束时,围绕影片《粗野派》(The Brutalist)对于人工智能的使用,忽然爆出不少争议。这部热门作品的“冲奥”前景也平添了些许未知。

最初爆出《粗野派》在制作过程中使用AI的人,不是神通广大的好莱坞媒体,也不是什么竞争对手,而是该片的剪辑师本人——匈牙利人大卫·扬索(David Jancso)。他是匈牙利国宝级导演米克洛什·扬索的小儿子,出生于1982年,从影后并未子承父业当导演,而是干起了剪辑师的工作。

1月11日,专业电影技术网站“红鲨新闻”(www.redsharknews.com)上刊出一篇小扬索的访谈,谈及《粗野派》剪辑中遇到的种种难点,其中就涉及主演阿德里安·布罗迪和菲丽希缇·琼斯在片中所说的匈牙利语对白。片中,布罗迪饰演犹太裔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托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美国,琼斯则饰演他的妻子埃尔泽贝特。

阿德里安·布罗迪在片中饰演背井离乡的匈牙利建筑师。

按扬索的说法,为使两人的匈牙利语听起来更加真实流畅,他在后期制作时,利用了乌克兰软件公司Respeecher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我的母语是匈牙利语,所以我很清楚匈牙利语是全世界最难学会怎么发音的语言之一。这是一种极独特的语言,布罗迪和琼斯虽然已模仿得非常好了,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做到最完美的程度,哪怕是让匈牙利人来听,也发现不了任何破绽。”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

按其说法,匈牙利语对白中有好些词语特别难发音,他们已经用了后期重新录音的办法,结果效果不佳;还想过找匈牙利人来给两位演员配音,也不理想。万般无奈之下,这才想到借助AI。具体而言,就是让布罗迪和琼斯将发音录入人工智能软件,再加上他本人的匈牙利语发音也一起输入进去,随后再利用该软件来生成某些棘手的语音。“所以他们的匈牙利语对白中,很多地方都有我的声音元素。不过我也非常注意保留下他们自己的语言,主要是在难发音的地方,用人工智能做出来的声音替换。”

没过多久,好莱坞主流媒体便注意到这篇访谈,所谓“《粗野派》利用人工智能拍摄”的说法不胫而走,迅速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成为热门新闻,不少人质疑,既然两位演员的对白是用AI来加强的,那么他和其他完全亲身上阵的演员同场竞争奥斯卡奖,算公平吗?毕竟,说台词,尤其是模仿外语或方言口音,这本就是考验演员基本功的一项内容,也被认为是在评价演技时可以获得加分的项目。而且,近年来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好莱坞的敏感话题,2023年的好莱坞大罢工事件中,编剧和演员群体就格外强调电影公司必须克制人工智能的使用,以保证他们的饭碗不受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粗野派》成为众矢之的也在意料之中。

佟丽娅 不曾定型便没有转型

正如电影路演时观众反馈所言——在以“多重反转”著称的《误杀3》里,最大的“场外信息”,就是佟丽娅的出演。从《我经过风暴》到《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这些年佟丽娅的电影作品,无论是社会议题或是关注特殊人群的生活题材,她所塑造的人物或坚毅勇敢,或倔强乐观,都是从角色特质出发的。所以当观众带着对悬疑片惯有的预判之心走进影院,自然认为由她所出演的李慧萍一定不会如情节开篇铺展的那般“小白兔”式的单纯。

“误杀系列之前的电影就做得很好,角色本身的反转是有多面性和欺骗性的,人物的饱满让它有很强的可看性,所以表演时要整体把握一个‘度’,因为能用多种角度去呈现的空间很大,是很细微、很难拿捏的,所以这个对演员来说还挺好玩的。拍摄过程中,常常要跟导演探讨这场戏李慧萍要展现她的第一维度还是第二维度?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观众第一遍可能看不出来,但二刷三刷时就能看到,在表演上是有层次、有变化的,前面已经预埋了一些给观众。”佟丽娅说自己读剧本时对角色的预判和观众是一致的,同时强调了她在剧组最看重的一点——学习。

「007」主演的年度同性电影,被低估!

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闻名于世的原著作者安德烈·艾席蒙另有一本小说《爱的变奏曲》,大陆译作《春日序曲》。

这本小说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初恋》写同性,其后四篇写异性。这篇《初恋》的故事,讲的是男孩保罗在成年后回到故乡,只想再见一见父亲的木工好友南尼。

他从小对南尼怀有同性情愫,但这次回故乡,他却发现父亲和南尼曾是一对隐秘恋人。木屑纷飞、热汗淋漓,这一篇字字欲火焚身,贴心程度不输《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非常适合被导演卢卡·瓜达尼诺改编为电影。

而《初恋》之后的四篇异性小说,文感陡然下跌,艾席蒙写得心不在焉,显然对异性题材无甚兴趣,似乎只是出于身为作家总要挑战其它领域的原因,才创作了其它篇目。他对自我的掩藏能力,远不如被评论界视为二流作家、一生却富有而长寿的毛姆

英国传记作家赛琳娜·黑斯廷斯在《毛姆传》中,将毛姆的同性倾向展露无遗。但毛姆本人不但通过婚姻早早完成了自己的社会化,而且在创作中从不透露一星半点此情真心。他非但一生从未写过同性小说,而且在《红毛》《面纱》《寻欢作乐》等小说中,将异性情感研究得比谁都透。

但可惜的是,人如鸿鸟,雁过留痕,从他与两位同性友人间过从甚密的交往,以及其晚年最爱在自家别墅中开裸体泳池派对等事,可以断定他有着很深的同性情结。只是创作上的绝对自律,让他在小说中彻底抹掉了这方面的情欲真心。


毛姆和他的男人们

艾席蒙的无法掩藏,毛姆的绝口不提,这两者综合而成的摇摆状态,被极为形象地呈现在了导演卢卡·瓜达尼诺最新的同性电影《酷儿》当中。

对影迷而言,《酷儿》的噱头在于“007”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破尺度同性片,硬汉特工突变酷儿爱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性癖的隐喻。但演员其实是《酷儿》最不重要的地方,这部电影的魔力,在于瓜达尼诺对同性身份和情感的不竭探索。


2024《酷儿》

导演瓜达尼诺跟艾席蒙一样,他们无法在作品中掩藏住真性情,所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改编堪称天雷勾地火。

而在《挑战者》这部异性电影中,赞达亚这个角色的成立依靠的是她本身的气场与魅力,她几乎是独立在瓜达尼诺渴望表达的情感之外,如同一根天外的引线。

这部电影的成立,则在迈克·费斯特、乔什·奥康纳这两位男演员青春、燥热的互动中。比如在大学餐厅里,奥康纳用脚将费斯特的凳子勾到自己身边,又比如两人在桑拿房中表面互呛、实则调情的热气腾腾的对话。

90年代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在BAM工作的那些非常明智且一贯正确的潮流创造者称J·霍伯曼为「他是他那代人中最伟大的电影评论家之一」,他们开始为霍伯曼在《村声》长达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致敬活动,本周放映大卫·林奇的《橡皮头》(这是霍伯曼为《村声》写第一篇影评的影片)还有大卫·柯南伯格的《裸体午餐》。

在霍伯曼的阵地,我们能重温他1992年为《裸体午餐》写的影评实在是再骄傲、再开心不过了,这篇文章赞美了难以捉摸的写作艺术,这也是霍伯曼毕生的工作。

《裸体午餐》(1991)

在大卫·柯南伯格对威廉·巴勒斯的同名小说《裸体午餐》的有趣改编中,特定的异性恋男主角彼得·威勒像是不苟言笑的画像,镇定自若得像40年代的私家侦探。电影以威勒毛毡帽在公寓门上的影子开始;他是穿着三件套西装灭虫者,在接下来的场景中总是嘟嘟囔囔,好似巴勒斯的替身。

巴勒斯的这本描写了幻觉、生猛的性爱,且是严格非线性的小说几乎很难被改编成电影。尽管如此,早在1958年,巴勒斯的好友艾伦·金斯堡和格雷戈里·柯索就尝试把这个故事卖给约翰·休斯顿。1971年,巴勒斯想要看到这本小说改编成能够充分展示米克·贾格尔音乐才能的电影。

更奇怪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特里·索泽恩成功吸引了《敲锣秀》的制作人查克·巴里斯,巴勒斯下一年就被带进了好莱坞。

不考虑柯南伯格古老的生理恐怖电影《狂犬病》和《灵婴》,《裸体午餐》的第一次登上大银幕应该是霍华德·布鲁克纳在1983年拍摄的纪录片《巴勒斯: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简单拍摄了小说中洗手间手术的段落,其中巴勒斯本人扮演本韦医生,用「生锈的沙丁鱼罐头」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大声地报时,同时用通厕所的皮吸碗按摩病人的心脏。

《巴勒斯:一部电影》(1983)

让人惊讶的是,根据材料和导演的记录,这样的表演不怎么让人讨厌。虽然柯南伯格的《裸体午餐》把巴勒斯最喜欢的一句话(「万事皆虚,万事皆允」)当作格言,这部电影比起恶心而言,其实更应该说是荒诞。柯南伯格似乎从作家的清醒举止中获得了拍摄的提示。

这部电影是不动声色的反复,刻意又得体——用一个固定摄影机拍成特别淡的棕色色调,不由得让人想为什么他们不干脆拍成黑白片。同时让人尊敬的是,这是由一百个小的但可以让人笑很久的笑话的累积——观众们很可能和威尔看上去的那样觉得不知所措。就像是没有罐头笑声的情景喜剧,《裸体午餐》就是让「商场」去仔细思考的影片,简直是不可能的。

尽管柯南伯格成功地把《裸体午餐》中男人教他的肛门说话的段落拍了出来,这部电影并非单纯的巴勒斯的作品改编,而是关于这本书如何存在的幻想。威勒在戏中的名字是比尔·李,也是巴勒斯发表他第一部小说《瘾君子》时用的笔名。这部电影显然是一部时代乐章。

但是片头的演职人员字幕让人想起了《金臂人》,从波西米亚风格脏乱的公寓、奥内特·科尔曼随意弹奏的萨克斯、基于杰克·凯鲁亚克和艾伦·金斯堡创作出的任务、瘾君子们的喜剧(用手指找不到嘴里的香烟),到一对缉毒警察把英雄带到市中心来,你不禁想这些是谁的50年代呢?

柯南伯格把巴勒斯书中的故事与他的真实生活混杂在一起:他是一名灭虫者,他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他居留在一个叫丹吉尔的地方。

《抓娃娃》第7,《飞驰人生2》第2

据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的电影总票房422.35亿元

而2024年度票房前四《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条》,皆是喜剧力作,票房均超24亿。所以,“喜剧电影”成了2024年票房榜上一个重要标签。

不难看出,去年观众对电影的主观诉求就是“轻松、解压”。

当然,从去年的喜剧电影分析来看,国产喜剧片也在不断融合其他类型的元素,比如“运动”、“教育”、“法律”、“职场”等等。

今天,番叔就给2024年最受欢迎、票房最高的8部喜剧片排个名。

第八名:《末路狂花钱》——评分5.3,票房7.81亿

去年五一档的票房黑马,获得了7.81亿。

同时,这也是贾冰第一次以第一男主的身份,登陆大荧幕。

其实,这部电影就故事情节而言,并不算多新颖,讲述的无非是励志存钱的抠搜中年男,因一次误诊,而爆发出的“中年热血”。

因此,剧中有很多情节很受观众喜欢,比如从抠搜到挥霍,从跟女神约会,到为女神出头等。它所讲述的,就是弥补“遗憾”,让人生不再缺失,这恰恰是很多人想做又做不了的。

而除了这些,《末路狂花钱》还探究了当下中年男人的现状,比如沙白虎的婚姻焦虑;董建峰身上的父子关系;许大力面对的中年迷茫等等。

可以说,电影并不是简单展现出一场闹剧,而是用这些闹剧去瞄准这个时代下个体的内心世界。再加上,这部电影中贾冰确实贡献出了精湛演技,这才有了票房上的逆袭。

第七名:《抓娃娃》——评分7.1,票房33.28亿

有人说,票房达到33.28亿的《抓娃娃》像是《西虹市首富》的续集。

这个角度没毛病,上一秒王多鱼拿到了几百亿的资产为孩子留点“教育基金”,下一秒,王总人到中年成了低调的“马总”,为了孩子的教育殚精竭虑。

独家采访杰西·艾森伯格:我不想以太过沉重的方式探索痛苦

作为波兰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长期以来一直与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悲惨时刻有着复杂的关系。但他觉得,大屠杀背景有时让电影制作人在创作的时候过度唤起观众的同情和悲伤了,而他想改变这种沉重。这就是为什么艾森伯格决定在新片《真正的痛苦》中身兼导演、编剧和联合主演的三重职责,将喜剧元素与存在主义公路电影的忧郁元素相结合,从而打造自己的主题。

《真正的痛苦》讲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犹太表兄弟大卫和本吉的故事。为纪念逝世的奶奶,许久未见的堂兄弟大卫与班吉相约前往波兰参加导览团,也顺道探访奶奶的老家。一路上,E人(外向)班吉有话直说、率性风趣的性格迅速与同团人士拉近距离,令木讷拘谨的I人(内向)大卫既焦虑又羡慕,压抑已久的情绪日益沸腾。然而,随着旅途种种安排不断挑动班吉的敏感神经,他的暴躁与愤怒似乎逐渐走向失序,原来班吉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就在奶奶去世之后,班吉曾经吞下了一整瓶药。

这趟波兰之旅,他们最终找到了奶奶住过的地方,但这里已经有了新的住户,他们不知道该告诉谁他们曾经来过,只能留下一块石头。这趟旅程他们似乎没有任何收获,除了短暂地逃离,生活还是会回到过去。临走时,班吉给了大卫一个拥抱,他们紧紧相拥。大卫又回到了平常的生活,而班吉则选择坐在机场,痛苦是孤独的,有着绝对的边界,旁人的感同身受,都是一种聊胜于无的安慰,当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班吉坐在人潮拥挤的机场,内心却越发觉得空空荡荡,无处可去。真正的痛苦无人能懂,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痛在匍匐前进。

粉丝理性血拼,院线还在观望

在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截至1月22日17时07分,春节档总预售票房已经突破3.5亿元。目前春节档的前三名分别为《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

1月22日17时07分,2025年春节档票房达到3.5亿元。数据来自:灯塔专业版

由徐克执导,肖战、庄达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依然保持着亿元级别的“断层”领先。该片自1月19日早上9点预售开启后,一路势如破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预售开启后的45分钟便突破1000万,1小时32分破2000万,2小时37分破3000万。截至1月20日9时59分,该片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超过《唐人街探案3》,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的影片。到1月22日,该片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5亿元,再次打破春节档电影预售纪录。

尽管《射雕英雄传》是一个辐射全民的经典大IP,但春节档的预售成绩中,肖战粉丝的冲锋陷阵功不可没。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剧照

在社交平台上,粉丝们积极传播影片信息,通过制作精美的海报、剪辑精彩的预告片片段等,吸引更多人关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比如在微博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肖战郭靖#等话题持续升温,阅读量和讨论量不断攀升,许多粉丝还自发组织了话题接龙活动,分享自己对影片的期待和对肖战的支持。

2025,电影院见!

1月22日,由中宣部电影局举办的“2025,电影院见!”2025年春节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六部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精彩亮相。

2025年春节上映的6部影片《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题材多元、类型丰富、主创阵容强大、市场关注度高,自1月19日开放预售以来,创下了春节预售总票房最快破亿纪录。

好莱坞影史十大最离奇且令人困惑的电影结局

对于许多观众而言,电影结局理应将故事完整串联起来,给予一种终结感或情感宣泄,让观影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与情感有所值。但这种看似合理的期望并非电影的普遍法则。有些电影制作人全然摒弃了传统结局方式,打造出令人迷失方向、支离破碎甚至毫无逻辑可言的结尾。这些并非那种能引发观众恍然大悟的巧妙转折,相反,它们避开了影片前半部分精心营造的预期,让观众陷入困惑甚至极度不满的迷雾之中。

当结局违背预期:电影中最奇特的收场

在此语境下,所谓 “离奇” 是指那些扰乱故事内在逻辑,或将叙事引入意外且令人费解境地的结局。它们之所以离奇,并非是为了卖弄聪明,而是拒绝给出清晰明了的结局,使观众陷入可能永远无法解答的疑问之中。-

这些结局并非那种取悦观众、令人惊叹或促使观众重新巧妙思考故事的转折。相反,它们是模糊不清、超现实或完全令人困惑的结论,就像脚下的地板突然消失,让人猝不及防。这些令人困惑、出乎意料的结局引发了强烈反应 —— 往往褒贬不一,但也引发了更深入的解读。无论观众是惊叹、沮丧还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些结局都需要观众参与思考并重新审视。

顶流电影的升级迭代

要说到如今电影领域最热的话题,当属大破纪录的春节档,而春节档中最热门的电影,无疑首推《射雕英雄传》。

国民级的武侠IP,武侠教父徐克亲自出马,外加当今顶流肖战的参与,让影片在破纪录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纪录,无疑是打破了2021年《唐人街探案3》的一系列预售纪录。在开启预售的第三天,影片的增幅丝毫没有下降,这无疑是迄今为止,电影史上最为惊人的预售表演,而顶流或许在此刻有了新的意义。

顶流电影的迁徙历程

所谓顶流电影,顾名思义,即顶流明星出演的电影,同时往往还会伴着大IP共同出现。其实这种所谓的顶流电影,让非演员的明星参演电影,内地市场可能也是独一份,在好莱坞绝不会出现不是演员的人参与电影这一说。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一旦人拥有了流量,他的职业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哪怕跨界参演电影。

从2014年开始,一些从韩国回归内地的顶流明星,开始陆续参与电影演出,像《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栀子花开》、鹿晗的《重返20岁》、杨洋参与的《左耳》等等。尽管流量变现进入到电影产业有些不对劲,但票房数据却又足够的说服力,这些流量的变现能力确实非常惊人,引得背后大量的资本纷纷入局。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