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各路政客叫嚣“与华开战”不到一周的时间,中国宣布,向太平发射一枚洲际导弹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美国国会“中国周”,各路极端反华政客唯恐居于人后,纷纷拿出精心准备的涉华草案拿到国会上进行审议和表决,美其名曰“应对中国威胁”,实则是借助“抗中”来牟取个人以及党派私利,拜登政府更是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本月18号出席国会会议时,宣称“中国是美国史上最大挑战,冷战都无法与之相比,应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来自美国军方的言论则更为惊悚,美国空军部长坎德尔扬言“中国的威胁不在未来,而是现在”,同时他还鼓吹美国必须为“未来潜在的冲突做好准备”。

而就在美国各路政客叫嚣“与华开战”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军就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据“国防部发布”9月25号消息,我火箭军部队于当天8时44分,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水域,发射了一枚携带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水域,作为解放军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本次导弹发射符合国际法以及国际惯例,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我军进行洲际弹道导弹全射程测试,还是在1980年。当时我军测试的导弹是东风5型洲际导弹,发射之后由18艘舰船参与实验测量、打捞回收以及编队护航,是我海军在当时执行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远洋军事行动,对此,有国内分析人士认为是解放军最新洲际导弹的首次试射,很可能是比东风-41更为先进的型号,不过目前我们还无法得知具体的细节和信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44年过去了,今天解放军的装备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普京已经下达“死命令”!俄军背水一战,向本土的乌军投下3吨级重磅炸弹!泽连斯基访美求援

距离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地区已经一个多月,普京已经下达“死命令”!俄军背水一战,向本土的乌军投下3吨级重磅炸弹!泽连斯基访美求援,俄军的目标能实现吗?

当前,库尔斯克地区和顿巴斯前线是俄乌冲突最大的焦点,在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之际,普京已经下达死命令,要求俄军在10月1日前成功收复库尔斯克乌控区域。

但按照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这个目标的实现似乎有点艰难。

近段时间,乌军动用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向俄军的军火库接连发动袭击,导致大批弹药殉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俄军的节奏,让俄军前线的压力倍增。

此外,乌军第95独立空降突击旅还表示,他们已经在库尔斯克州实现了第二次边境突破,拿下了一条新的路段。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正在美国当面求军援,在参观弹药厂时,提出的希望加大生产力度的要求也得到了美方的同意;

此外,他还向拜登政府施压,希望能解除对乌军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目标的限制,按目前的情况看,这一目标似乎也有得到实现的可能性。

而此时距离10月1日还剩不到一周的时间,俄军似乎准备背水一战,除了地面部队的猛烈推进之外,空中“大杀器”也开始出动,开启了狂轰乱炸模式。

连战连捷!俄大反攻开始,包围乌军精锐旅

对于美国而言,目前收到的都是不利消息。正如美国专家智库所言,美国的国运已经被透支殆尽了。美国经济疲软、债务危机面临爆发、失业率明显增高,社会混乱加剧,逼迫暴力降息。在中东,美国想要撤出却总是撤不出来,被以色列死死的拖入泥潭。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冲突刚刚见到停火的曙光,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的全面冲突又到了爆发边缘。

特别是黎巴嫩发生大规模的无差别寻呼机和对讲机爆炸事件之后,当地的紧张局势更是直接到了空前的地步。在乌克兰方向,美国也是十分被动,因为俄军开始在库尔斯克大反攻,并且在乌东实现了对乌军精锐主力的包围。在其他方向,美国的战略布局也都失败了。俄军6万预备役部队投入库尔斯克战斗,在经历了最初的困难阶段之后,现在开始全面掌控战役主动。

据外媒9月24日报道,黎真主党要求伊朗袭击以色列 遭伊朗拒绝

据外媒9月24日报道,两名以色列官员和一名西方外交官表示,随着黎以局势不断升级,黎巴嫩真主党近日敦促伊朗对以色列直接发动袭击,以报复以色列此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击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行为。但伊朗方面拒绝真主党的请求,迄今为止一直保持克制。

9月25日,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总部发射一枚弹道导弹,被以色列军方拦截。知情官员透露,在和真主党最近的对话中,伊朗对现在加入袭击以色列的行动持保留态度,并未给出积极回应。报道称,伊朗若现在对以色列直接发起袭击,将进一步对该地区的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并可能使美国卷入更激烈的战斗。

两名以色列官员称,伊朗官员告诉真主党对应方,称目前对以色列发动攻击的“时机不对”,因为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正在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

9月23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佩泽希齐扬23日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色列是寻求在中东地区发动更大规模战争,并强调伊朗不想落入这一“陷阱”。

此外,佩泽希齐扬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伊朗不希望黎巴嫩变成“另一个加沙”,并承诺支持真主党。

7月31日,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住所内遭以色列空袭身亡,前一天他刚刚参加了佩泽希齐扬的总统就职典礼。伊朗方面曾誓言报复,但目前仍未见行动。

以色列官员还称,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2日与以色列防长加兰特通电话,讨论了伊朗直接参与黎巴嫩加入战斗可能性。

超20马赫导弹飞向太平洋,不惧强敌窥视

四十四年前,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这是我国首次洲际导弹的全射程试验。

四十四年后,我国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

时隔44年,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洲际导弹全射程发射任务,有青年一代网友感慨,终于见证历史了,这一辈子第一次赶上一次全程发射任务。

不同于第一次,这一次我们终于大大方方地公开承认是“洲际弹道导弹”,而不再套着“远程运载火箭”的名号。

在第一次与第二次全射程任务之间的四十四年时间里,我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均采用高抛弹道来验证全射程发射能力,但是高抛弹道与全射程条件下战斗部的再入角度是完全不同的,再入角度不同,那么战斗部的速度、受热流烧蚀条件也不同,这就难以全面检验战斗部的作战性能。

某国洲际导弹高抛弹道发射试验画面,数据弹舱在弹道顶点拍摄的地球。

对此,四十多年前,钱学森同志就强调过,高弹道不能取代全程发射试验。

日媒:“三强”领跑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于本月27日投计票,获胜者将出任日本新首相。据日本《产经新闻》25日报道,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24日表示,在本月27日选出自民党新总裁后,计划10月1日召集临时国会,届时新当选的总裁将正式出任日本首相,并组建新内阁。

根据多家日媒发布的选情调查,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现任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继续“三强”领跑格局,投票可能进入决胜轮。有分析认为,受原“统一教”和“黑金”丑闻等事件影响,在自民党内解散主流派阀的背景下,本届选举充满不确定性,可能出现日本最年轻首相或首位女首相,党内“幕后大佬”仍将在选举中发挥关键作用。

日本电视台等媒体面向自民党普通党员和“党友(即注册支持者)”的最新调查显示,石破茂所获支持率为31%,高市早苗为28%,小泉进次郎为14%。日本《读卖新闻》面向自民党籍国会议员的调查显示,截至24日,54人明确表示将投票给小泉,高市和石破的支持者分别为31人和28人。日本放送协会(NHK)25日评论称,目前自民党总裁选举已形成“三强”格局,3人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

按照自民党总裁选举规则,首轮投票,368名自民党籍国会议员每人1票,地方议员、普通党员及“党友”的投票折合为368票,合计736票,得票过半者当选总裁。如果首轮得票无人过半,则前两名进入第二轮,即决胜轮。在第二轮投票中,国会议员票权重上升,368名国会议员每人1票,47个都道府县自民党支部联合会各有1票,得票多者获胜。

和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坠入爱河?

日前,一张美国知名企业家、全球首富马斯克与意大利首位女总理梅洛尼“深情对视”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名小报《纽约邮报》更是在报道标题里称两人“公开秀恩爱”。25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回应称,他与梅洛尼之间不存在任何“浪漫关系”。

据路透社、政客新闻网等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举办的晚宴上,马斯克向梅洛尼颁发了该智库授予的“全球公民奖”。

马斯克在发言时用“她的内在比外表更美丽”等语句盛赞梅洛尼,其后补充的一句“这些话不能总是用来描述一名政治家”,更引来全场笑声。

梅洛尼则称赞马斯克是“珍贵的天才”,随后发表了一段捍卫西方价值观、且充满激情的演讲。演讲结束时,坐在母亲旁边的马斯克起身鼓掌。

政客新闻网称,会场中两人的互动让人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爱的气息”。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美国是巴以冲突和黎以冲突的“幕后黑手”

哈梅内伊称,尽管黎巴嫩真主党近日在以色列的袭击中失去了一些高级指挥官,但黎真主党仍然具备相应的作战实力和作战人员,黎真主党并不会因遭受打击而退缩或屈服。

此外,哈梅内伊还驳斥了美国所谓“没有参与以色列大规模袭击黎巴嫩计划”的说法。哈梅内伊表示,美国正是巴以冲突和黎以冲突的幕后指使,美国希望在这些持续不断的地区冲突中获利。

黎巴嫩真主党25日称,使用弹道导弹袭击摩萨德总部

黎巴嫩真主党25日称,向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总部发射一枚弹道导弹,以军随后称已拦截该枚导弹。同一天,以军继续向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空袭,并将袭击范围扩大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北郊。

据黎巴嫩官方数据,以色列23日以来对黎巴嫩发动的大规模空袭已造成1200人丧生。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25日发表声明称,该武装当天早些时候使用“卡德尔1”型弹道导弹袭击了位于特拉维夫郊区的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总部。当天晚些时候,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再度发布视频,展示了“卡德尔1”型弹道导弹的相关数据。

对此,以色列国防军称,以防空系统对来袭导弹进行了拦截。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挺过不信任投票后将继续执政

当地时间9月25日,加拿大反对党针对总理特鲁多的不信任动议未在议会获得通过,由于主要政治对手未能获得足够支持以结束自由党长达九年的执政,特鲁多因此得以继续执政。当天的投票,加拿大议会众议院以211票对120票的结果,否决了由在民调中遥遥领先的反对党保守党发起的一项不信任动议,该动议试图推翻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少数派政府。

路透社当天报道指出,尽管挺过不信任投票,但特鲁多仍然面临着其他挑战。当天早些时候,分裂派反对党魁北克党团(Bloc Quebecois)的领导人表示,除非政府迅速同意该政治集团的要求,否则他将努力推翻特鲁多政府。

当地时间9月25日,加拿大渥太华,加拿大反对党针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不信任动议未在议会获得通过,特鲁多因此得以继续执政。IC Photo

由于民众对物价上涨和住房危机的不满情绪,反对党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普瓦列夫尔此前也严厉批评特鲁多政府无力解决生活成本上升、住房危机和犯罪等问题,特鲁多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自今年夏天以来,其政党也在政治上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当地时间9月4日,加拿大新民主党宣布终止与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签署的“供给和信任协议”,这项协议承诺在议会信任投票中支持自由党,确保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少数政府能够继续执政,直到2025 年10月底的大选。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当时指出,此举将削弱特鲁多政府的控制力,可能导致加拿大提前举行选举。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不会立即垮台,但他们需要继续与新民主党谈判,或者在议会中争取反对党魁北克集团议员的支持。如果自由党政府未能在议会信任投票中过关,他们可能被迫辞职。

如今,特鲁多挺过不信任动议,在加拿大议会众议院负责政府事务的资深自由党人卡琳娜·古尔德(Karina Gould)说:“今天对这个国家来说是美好的一天,因为我认为加拿大人不想要(提前)选举。”

然而,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将很快面临针对其预算措施之一的第二次投票,这也是一个关乎信任的投票,官员们表示,投票可能将于当地时间9月25日或26日进行。古尔德对记者说:“我们将一项接一项(审议)立法,一个接一个(解决)问题,与不同的政党进行谈判。”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