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3日上午,第97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就将出炉。今年的投票过程整体而言波澜不惊,除因洛杉矶山火导致延期外,哪些影片、哪些人可能获得提名,基本能猜个大概。不过,临近投票结束时,围绕影片《粗野派》(The Brutalist)对于人工智能的使用,忽然爆出不少争议。这部热门作品的“冲奥”前景也平添了些许未知。

最初爆出《粗野派》在制作过程中使用AI的人,不是神通广大的好莱坞媒体,也不是什么竞争对手,而是该片的剪辑师本人——匈牙利人大卫·扬索(David Jancso)。他是匈牙利国宝级导演米克洛什·扬索的小儿子,出生于1982年,从影后并未子承父业当导演,而是干起了剪辑师的工作。

1月11日,专业电影技术网站“红鲨新闻”(www.redsharknews.com)上刊出一篇小扬索的访谈,谈及《粗野派》剪辑中遇到的种种难点,其中就涉及主演阿德里安·布罗迪和菲丽希缇·琼斯在片中所说的匈牙利语对白。片中,布罗迪饰演犹太裔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托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美国,琼斯则饰演他的妻子埃尔泽贝特。

阿德里安·布罗迪在片中饰演背井离乡的匈牙利建筑师。

按扬索的说法,为使两人的匈牙利语听起来更加真实流畅,他在后期制作时,利用了乌克兰软件公司Respeecher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我的母语是匈牙利语,所以我很清楚匈牙利语是全世界最难学会怎么发音的语言之一。这是一种极独特的语言,布罗迪和琼斯虽然已模仿得非常好了,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做到最完美的程度,哪怕是让匈牙利人来听,也发现不了任何破绽。”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

按其说法,匈牙利语对白中有好些词语特别难发音,他们已经用了后期重新录音的办法,结果效果不佳;还想过找匈牙利人来给两位演员配音,也不理想。万般无奈之下,这才想到借助AI。具体而言,就是让布罗迪和琼斯将发音录入人工智能软件,再加上他本人的匈牙利语发音也一起输入进去,随后再利用该软件来生成某些棘手的语音。“所以他们的匈牙利语对白中,很多地方都有我的声音元素。不过我也非常注意保留下他们自己的语言,主要是在难发音的地方,用人工智能做出来的声音替换。”

没过多久,好莱坞主流媒体便注意到这篇访谈,所谓“《粗野派》利用人工智能拍摄”的说法不胫而走,迅速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成为热门新闻,不少人质疑,既然两位演员的对白是用AI来加强的,那么他和其他完全亲身上阵的演员同场竞争奥斯卡奖,算公平吗?毕竟,说台词,尤其是模仿外语或方言口音,这本就是考验演员基本功的一项内容,也被认为是在评价演技时可以获得加分的项目。而且,近年来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好莱坞的敏感话题,2023年的好莱坞大罢工事件中,编剧和演员群体就格外强调电影公司必须克制人工智能的使用,以保证他们的饭碗不受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粗野派》成为众矢之的也在意料之中。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