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破纪录,彻底火了!

正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刷新世界影史票房纪录了!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7日21时24分,《哪吒2》票房达到68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8.6%;观影人次约为1.87亿人,同比增长14.7%,双双刷新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另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年春节档日均票房(不含除夕)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35.3%,与2021年同期持平。

为何今年春节档电影爆火?影视股后续走势如何?行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AI技术对文化传媒领域投资的逻辑产生了怎样的改变?接下来的布局策略和方向?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

国泰影视ETF基金经理 王玉

银华中证影视主题ETF基金经理 张亦驰

兴银中证科创创业50基金经理 刘帆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 周建胜

看完《哪吒2》,我想起了一位考公上岸的老同学

数千万人,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不仅身体没动,就连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一丝波澜。

这一幕,绝对是《哪吒2》里最震撼的镜头,没有之一。

可以肯定,这些数量庞大的捕妖队成员,他们事前是不知道师尊的阴谋的,因为就连阐教骨干太乙真人对这一切也毫不知情。能知晓无量仙翁真面目的,也就是申公豹这种专干脏活的白手套,寥寥几人而已。

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事实:一心求道,努力修行的凡人历经种种劫难,终于飞升上界,位列仙班,成为了捕妖队一员。他们本是良善之人,但当知晓了无量仙翁的真面目后,知悉了自己所谓的“捕妖”只是铲除异己后,这些人的内心竟然没有丝毫波动,脸上呈现出来的是鲁迅笔下的那种“麻木”的表情。

光线三日涨46%,春节档资本市场再演冰火两重天

2023年,王长田在一次分享会上表示希望《哪吒2》能够带动中国票房进入70亿时代。

2025年2月7日,接过影史票房冠军称号的《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66亿元,有机会继续挑战百亿大关。

一部《哪吒2》,改写了春节档乃至整个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也让沉默已久的电影资本市场起了波澜。

哪吒“上天”,蛟龙“落水”

在《哪吒2》的带动下,主控出品方、发行方光线传媒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光线传媒公告,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约48.4亿元,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相当于用了7天时间完成23年全年超过一半营收。而48.4亿元的票房节点,很有可能才是《哪吒2》的一半,靠一部影片完成全年KPI,很有可能成为今年光线传媒的现实。

《哪吒2》票房或达95亿元,导演饺子能赚1.35亿

上映8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突破60亿元,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票务平台AI预测,《哪吒2》的最终总票房将达到95亿元。

作为影片的导演和主要出品方之一,饺子(杨宇)也有望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动画导演之一。据媒体测算,若《哪吒2》票房达到95亿元,饺子至少可从《哪吒2》中获得1.35亿元的净利润分成。

单日票房破纪录,春节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不要诧异于电影市场的红火,因为今天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票房最高的一天。截至毒眸发稿前,大年初一的单日票房已经达到了17.91亿,总人次达3490万,还在继续冲击更高的数字。此前的单日票房纪录来自于2021年的大年初一,仅16.93亿,这一数字在今天的19:17就已经被打破。若与去年大年初一的13.47亿对比,这一数字在今天下午13:50左右便已经被超越,今日的最终预估票房将同比上升35%左右。

这样的高票房数字,并非如过往一样依赖飞涨的票价来实现。目前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为51.4元,比之最高时的2022年大年初一,足有4.6元的差距。总人次由此也实现了历史新高,同比去年增长了30%,可以说是观众用脚投票投出来的一届“最强春节档”。

在总场次未有太大涨幅的情况下,初一的上座率同样喜人。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上座率均超过50%,在14-15点的放映场次中(也是去年初一票房贡献最高时段),有4部影片该时间段上座率高于83%。横向对比去年大年初一,仅有2部影片的上座率达到了50%以上。排片与最终票房并未产生过于明显的倒挂,显示出了市场下游判断能力的成熟。

从上游供给的角度而言,大片齐出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明显,不论是存量观众还是增量观众,依然愿意为大片埋单。看似拥挤的大片潮,也并未产生残酷的零和博弈,而是显示出积极的市场连带作用——映前各家影片联合宣传营销,映后头部电影热度带动腰尾部影片票房增长。目前,口碑评分尚未出炉,这仍是影响春节档接下来走势的X因素。

但无论如何,史上最“挤”的一天终究意味着属于中国电影更美好的明天正在挥手。

激烈竞争,IP效应助推开门红

自预售阶段起,今年春节档的成绩便涨势喜人,竞争尤其激烈。

春节档的统计周期自除夕起计,因此春节档的预售票房统计截止至1月27日,最终票房达9亿,仅略微落后于2021年春节档。又因今年并未有除夕上映的影片,因此除夕当日仍然是预售关键阶段,截至昨日除夕晚间,预售票房一路冲高至13亿。

刚刚,9天60亿,票房新王!《哪吒》真正的大老板,是他!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天下午,《哪吒2》票房已超过《长津湖》57.7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新的票房冠军。

其实在上映首日,当观众齐齐为哪吒携手海底妖族冲破天元鼎屏住呼吸之时,它赢下2025春节档就已没有悬念,只是没想到它能冲到影史第一。

此前,因为《哪吒1》太成功了,50亿的票房和8.4的豆瓣评分,几乎是国产动画的天花板,大家对《哪吒2》能否超越前者还是有所怀疑的,但显然,它做到了。

除了票房,《哪吒2》的水准和口碑也同样超越,豆瓣评分高达8.5分。

《哪吒2》的世界观更为庞大,包括仙界、人间和妖界,故事体量全面升级,角色数量是前作的三倍,仅特效镜头量就超过了前作的全片镜头量,参与制作人数从1600人扩大到了4000人,其制片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感叹:

“全国的顶尖动画人才都聚集到了成都,把项目变成了‘奥运村’。”

比特效更难的,是实现对影片主题的突破,《哪吒1》的主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2》升级为“若天地不公,就扭转乾坤”。

从“打破命运”到“打破规则”,也让《哪吒2》打破了动画电影的受众圈层,让“动画不止属于儿童”。

《哪吒》的主投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在3年前预言,“中国动画电影可能会早于真人电影走向世界。”

《哪吒2》目前已经引起全球行业关注,并预测它会成为世界上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进而也为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作为主投方的光线传播,自然是其中最大的赢家,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开盘便大涨20%至涨停,直至收盘。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首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泰囧》也同样出自光线传媒之手。

屡创奇迹的“幕后导演”,正是最不娱乐的娱乐大佬:

王长田。

【最不娱乐的娱乐大佬】

王长田大概是中国最不娱乐的娱乐大佬了。

身为行业头部企业掌舵者,“娱乐首富”的他,置身于“纸醉金迷”的文娱圈,却几乎从不私下接触明星,尤其是女明星,也极少出席红地毯或秀场。

媒体报道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午饭吃的都是母亲做的盒饭。同事中则有人评价他:

“挺无聊的一个人,基本没有私生活,永远都在工作。”

合作过的导演也形容他,“浑身上下没有娱乐细胞。”

王长田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并自嘲:“再不严肃的衣服穿我身上,也会变得严肃。”

然而,最不娱乐的他,却参与策划了几十档电视节目,投资、制作、发行了120多部电影,创办了中国最大、最常青的民营传媒娱乐企业之一的光线传媒,创造了一系列行业历史。

如果你在2000年打开电视机,大概率会看到一档名为《中国娱乐报道》的节目,它每天在全国125家省、市电视台同步播出,观众超过3.15亿人。

这档节目的创作者,就是当时35岁的王长田。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长田,首份工作是在《中华工商时报》担任记者,这份活跃于1990年代的报纸有“财经媒体黄埔军校”之称,财新创办人胡舒立就曾在此任职。

当时,中国电视领域开始实行制片人改革,大量社会人才涌入电视台,《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一批国民级节目由此而生,王长田也从报社跳入北京电视台,策划了一档新闻栏目《北京特快》,并以直击新闻现场的创新形式,赢得了被国外同行称为“唯一能与国际接轨的电视新闻栏目”之盛誉。

正当他干得起劲之际,一期节目的播出让他被停职两个月,刺激他下决心自己单干。

“娱乐、生活、体育、财经、旅游、时尚都想了,生活类节目地域性较强,体育类有采访身份限制,而且竞品已很成熟,财经节目不好把握政策……”

到香港考察了10来天之后,他决定做一档电视娱乐新闻节目,继而有了《中国娱乐报道》,也在中国文娱业写下“先有王长田,后有娱乐资讯”的历史性一笔。

依靠《中国娱乐报道》站稳脚跟后,王长田带领光线传媒持续推出多档文娱类电视节目,以及《音乐风云榜》等新IP,并且进入电影业,不断向行业拓展、纵深。

2011年8月,光线传媒继华谊兄弟之后,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上市当年即创历史:由其参与投资的,由徐峥导演,徐峥、王宝强、黄渤主演的喜剧电影《泰囧》,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的电影,也是当时华人电影的票房新冠军。

票房之外,《泰囧》甚至带动了旅游业。

一些旅行社根据电影情节,为游客量身定做“泰囧”的体验之旅,电影上映当月报名泰国团队游、自由行的国内游客高达上万名,比同期增加了3倍。

迄今为止,光线传媒投资制作的影片已超过120部,总票房超过650亿,在总票房达到200亿的2016年,王长田在内部公开信里写道:

“只有商业上的成功,我们才有可能在电影行业立足,才有机会站在电影行业的中心而不是边缘,才有能力去补贴、分担那些亏损的影片,那些创新作品和艺术作品。”

【光线的动画之路】

“这是光线首次试水、全线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

早在2013年,王长田就带领光线布局了国产动画赛道,他说:“每次看到国外优秀的动画电影都很受刺激,我觉得中国也能创造出伟大的动画电影。”

从入局到问鼎影史、创奇迹,这条路,光线走得并不容易。

期间,公司先后试水两部动画,都差强人意,并且眼睁睁错过了打响动画电影第一炮的国产佳作——三天票房破亿的《大圣归来》。

但王长田坚信方向是正确的,非但不偃旗息鼓,反倒加大力度,带领光线成立子公司彩条屋,专攻动画,遍寻全国最好的动画导演共襄盛举,并最终找到了当时已因独立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而出名的饺子。

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漫长,需要持续地投入,王长田既相信动画这个事儿能做成,也相信自己找对了人,认为饺子是动画电影天才,于是坚定地投入,因为相信而看见。

这份相信,让饺子有了五年的创作时间和空间,继而有了2019年横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王长田透露,在最初设计哪吒的形象时,他们把好看的、可爱的都排除了,选择了“最恶的”,当看到“哪吒”走起路来的样子时,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认为,这个“哪吒”立住了。

《哪吒》的50亿票房达到了国产动画从未有过的高度,王长田认为主要成功在“情绪”上,年轻人想要逆天改命,《哪吒》说的就是不管命运怎么施加过来,都要敢去打破。

《哪吒》之后,王长田披露了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的规划,“重新梳理中国的神话体系,按照20年的时间打造‘中国神话宇宙’。”

10年前,让中国孩子爱上中国动画几乎还是奢望,包括光线传媒等影视业者,多多少少也都是带着一份国产动画的使命和责任进入到这一领域。

10年的时间,中国动画换了人间。

参照美国、日本等市场经验,伴随《哪吒2》的创纪录,国产动画产业将进入全新时代。

以世界第一大动漫出口国日本为例,其动画市场规模有210亿美元,而其动画产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的《千与千寻》拿下日本影史票房冠军。

2024年,电影行业遭遇危机,全年票房同比减少,观影人次流失了2亿多人,与之相对的是短剧的火热,很多电影人迫于增长的压力,都去做短剧了。

王长田对此表示尊重,还鼓励新创业的公司做短剧,因为制作上相对容易,商业模式也清晰,对于年轻人来说,保证生存是首要的。

但却不准备带领光线传媒去追风,他说:“永远有热门的产品,但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永远热门。”

作为八十年代新闻系毕业的传媒老兵,他最执着的东西,还是内容本身的价值:

“光线传媒的定位是高端内容提供商,要做难做的内容产品,电影就是最难的那一个。”

刘浩存+文淇,这次能拿下柏林金熊吗?

春节档刚热热闹闹的结束,2025年的大银幕上,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好电影。

今天小万想跟大家聊聊2月下半程最受关注的电影,当属这部由文晏执导,刘浩存文淇领衔主演的《想飞的女孩》。

该片入围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将于2月17日在柏林电影节进行世界首映,并定档3月8日中国内地上映。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女性创作者备受瞩目的一年,去年年初贾玲的《热辣滚烫》狂揽34亿票房,年中尹丽川导演的《出走的决心》引发全民热议,年底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以口碑黑马的姿态横空出世。

多位优秀的女导演以“叫好又叫座”的成绩,开始展示了女性创作者异军突起的新力量。

双女主大戏、女导演操刀、妇女节上映、再加上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这些标签组合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开始期待,《想飞的女孩》或许将成为2025年有代表性的女性题材佳作。

电影《想飞的女孩》讲述了一对表姐妹二十余年的成长与救赎故事。

拼死逃离毒窟的田恬(刘浩存 饰)走投无路,前去寻找已决裂五年的表姐方笛(文淇 饰)。

但此时,为了生存和梦想已伤痕累累的方笛,并没有做好接纳表妹的准备。随着犯罪分子的步步紧逼,姐妹二人命运的齿轮不得不重新咬合在一起……

在影片的预告中,随着“荡秋千,荡秋千,幺儿荡到大海边”的歌谣,台阶上的追逐、舞厅里的拉扯、病榻上的相拥、飞椅上的狂欢、海滩上的牵手…

姐妹俩的成长史快速闪回,串联起一部相爱相杀的青春纪录。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但一对逃命姐妹从疏远到熟悉、一步步逐渐相互缠绕的命运轨迹却清晰可见。

刘浩存与文淇,两位00后小花的对手戏,显得故事感满满。

说起 文晏导演,很多粉丝更熟悉的是她的上部作品《嘉年华》,其实她的身份不仅仅是导演,也是著名的编剧和制片人。

2014年文晏的制片作品《白日焰火》,曾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文晏获第54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哪吒》破票房纪录的四重产业意义

截至2月6日22点,在上映八天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的票房已经突破60亿元,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猫眼对其总票房预测已高达108亿,可谓一骑绝尘。《哪吒》在光荣载入史册的同时,也将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哪吒》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维度的显著意义。

首先,《哪吒》不但突破了中国的票房纪录,也将突破全球的单片单市场票房纪录。迄今为止,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凭借在北美取得的9.37亿美元票房,保持单片单市场票房纪录已长达近十年,该票房按2015年汇率计算约为63.7亿元人民币,按照目前汇率计算约为68.25亿元人民币。无论采用哪种汇率计算方式,《哪吒》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都已基本没有悬念。这一成绩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惊人爆发力,已能为单片票房提供超越北美市场的巨大想象空间。此外,国际电影业界一般将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视为成功的标志。根据Boxoffice mojo的数据,在有当代票房纪录系统以来,共有56部影片进入了“10亿美元票房俱乐部”,无一例外均为好莱坞主导的影片,而《哪吒》将是首部来自美国之外的“10亿美元票房俱乐部”影片,打破了好莱坞长久以来的垄断,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国产电影达到比肩好莱坞最头部大片的票房成绩。

《哪吒2》导演不后悔学药,你们呢?

春节档电影票房榜首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当主持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初学药学而不是学电影或动画制作时,饺子回答:“只要选择了就不后悔。我如果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制作电影),而成为一名药师,能够救死扶伤,救活好多人,这也是很好的选择。”

《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人关注了导演饺子。通过饺子,更多人注意到医院药师这个群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药师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们的职责已经远远超出了药物的发放,涵盖了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估、处方和医嘱的审核与点评、用药安全的监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慢性病管理和多重用药患者中,药师能够帮助患者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药物副作用,优化治疗效果。药师不仅仅在幕后默默工作,更是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的重要守护者。

饺子的受教育和工作经历告诉我们,持续学习是学药之人的标签:他们不断去追求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就以医院药师来说,他们不仅拥有扎实的药学知识,还通过临床实践掌握了大量的临床知识。上述媒体采访评论区里有几条留言应该是药师朋友留下的:“所以正好说明,药师拿学药学的劲头来干其他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学医药学的人一般都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是其他行业必须具备的。这说明,学医药学的人具备转行做其他行业的基础。”

在采访中,饺子流露出对药师职业的尊重,但目前阶段,公众对药师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够。长期以来,医院药师的角色被误解为仅仅是药物的调配者,甚至只是“搬运工”。为了让药师在诊疗过程中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守护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比如,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药学服务是医疗机构诊疗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药师是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医务人员,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目标不可替代的专业队伍。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出台的《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药学服务收费项目,对药师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政策的出台不仅提升了药学的学科地位,更强调了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关键作用。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