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军机空中交锋,3小时内,俄军3次进日本领空

9月23日,北海道礼文岛上空上演了一场紧张的空中对决。据报道,俄罗斯的一架伊尔-38型反潜机在该区域三次飞越日本领空,每次持续时间短暂,仅30秒至60秒。日本自卫队对此作出了迅速反应,F-15战机紧急升空进行拦截。在多次无线电警告无效后,日方F-15战机在俄军机第三次越界时采取了强烈措施——发射热焰弹以示警告。

日本方面强调,这是自卫队首次在应对领空侵犯时使用热焰弹,其目的仅为警告,并不构成实际射击。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日俄在空中的较量,也暴露了两国间紧绷的关系。俄方对此尚未作出回应,但日本的不满情绪显而易见,防卫大臣木原稔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俄罗斯表达了严正抗议,并要求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乌军武器越打越多,背后黑手浮出水面,不是美国!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弹药进入乌克兰,引发俄罗斯强烈不满。”路透社援引多名印度及欧洲政府与国防工业官员的消息称,印度军火制造商生产的弹药已被欧洲客户转运至乌克兰。尽管莫斯科屡次提出抗议,但新德里并未采取措施阻止这一交易。据悉,综合各种消息来源和海关数据记录显示,为支持乌克兰进行的弹药转移已持续一年多。依据印度武器出口相关法规,武器装备应仅供已申报的购买者使用。

近日,印度产弹药流入乌克兰的事件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尽管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的姿态,这一事实却引发了外界对其外交政策和未来战略走向的质疑。此事件不仅揭示了国际军火交易的复杂性,也使人们重新审视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和立场。从现有信息来看,印度并非直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而是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军火交易链条,使其制造的弹药间接地流入了乌克兰战场。印度这一举动引发了对其立场和政策双重性的广泛讨论,也让世界重新思考国际军火贸易的伦理和规则。

据印度和欧洲的政府及国防工业官员透露,印度军火制造商出售的炮弹已经被欧洲客户转运至乌克兰。尽管莫斯科多次提出抗议,但新德里并未采取措施阻止这一交易。此前,印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总体来说是中立并主张和平。在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上,尽管印度派员参会,但莫迪总理本人未出席。在该和平峰会的联合声明中,也没有出现印度的签名。

记者首次详述了关于弹药转运的情况。然而,对于此事,来自俄罗斯和印度的外交部和国防部均未作出回应。今年1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普・贾伊萨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印度没有向乌克兰发送或出售炮弹。根据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和两名国防工业消息人士的说法,乌克兰使用的印度生产弹药数量极其有限。一名官员估算,这些弹药占自冲突以来基辅进口武器总量的不到1%。至于这些弹药是被欧洲客户转售还是捐赠给乌克兰,通讯社未能获取确切信息。

中日外长会面前,日本4天内连着认错道歉

擅闯中国领海后,日本主动向中方认错,不过中方的关切,日方并未给出明确表态。

日本方面传出消息称,日方对一名海上自卫队的舰长,作出了撤职处理,而此人正是7月初擅闯中国领海的日本“凉月”号驱逐舰的舰长。日本将此事向中方进行了通报,并表示当时的事件,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日本海上自卫队“凉月”号驱逐舰)

日方解释称,当时“凉月”号驱逐舰正在相关海域执行任务,但该舰长并不知道舰船进入了中国领海。未来会继续处理一些“凉月”号驱逐舰上的舰员,理由是他们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日方现在的认错表现,和之前的态度可谓是大相径庭,当时事发之后,中方马上就对日本提出了严正交涉,但是后者却狡辩,“凉月”号驱逐舰的举动是符合国际法的,是“无害”进入了中国领海。

(中国外交部对日提出严正交涉)

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任何依据,不仅违反国际法和中国法律,而且当时中方在相关海域还在进行军事演习,并早早的发出了禁航通知,所以外界普遍认为,日方军舰分明就是故意擅闯中国领海。

后来,可能是看到舆论压力过大,日方松口称,军舰是出现了技术性失误。不过中方对此并不认同,进一步要求日方彻底调查,并承诺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

另一场中东战争风雨欲来,真主党不是哈马斯

情况似乎有点不妙,以色列北部边境的紧张局势在升级,以色列要向黎巴嫩真主党动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色列已经向北部边境调派军力,边境地带的百姓也开始撤离可能的交战区,各界担心以色列和真主党的战争恐怕很快就要爆发。联合国为此紧急开会讨论对策,美国、法国及其他西方盟国公开呼吁,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应立即实施为期21天的停火。总而言之,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冲突是一触即发。

局势日趋紧张,以色列和真主党的地面战争一触即发

不过对以色列而言,和真主党打仗可并不轻松,后者要比哈马斯的实力更强,更不好对付。而且当下加沙战事并未结束,如果以色列军队突然北攻真主党的话,这岂不是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很有可能会赢得一线生机。下面就来看一下处在战争边缘的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

美国影后“梅姨”:动物享有的权利都比阿富汗女性多

阿富汗女性权益保护问题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受到广泛关注。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法新社等26日报道,手捧奥斯卡、戛纳、金球多座影后奖杯的美国著名女演员,“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谴责称,阿富汗塔利班的行为“就像是对整个女性性别的抹杀”,她认为自己有必要为阿富汗女性发声。

斯特里普所指的是,她在本周一于联合国纽约总部“让妇女参与阿富汗未来”会议上的发言。会上谈及阿富汗上个月发布的“道德法”,其中包括要求阿富汗女性在公开场合保持沉默,不得发出唱歌或诵读的声音,因为女性声音在教义中被视作“亲密的声音”。

据报道,斯特里普在会上批评道:“今天,在喀布尔,一只母猫比一名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一只猫可以坐在自家门前的门廊上,感受阳光照在脸上的感觉,可以在公园里追逐松鼠。松鼠也比阿富汗女性拥有更多权利,因为塔利班禁止女性进入公共公园。小鸟可以在喀布尔歌唱,但阿富汗女孩却不能在公共场合歌唱。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是对自然法则的压制。”

据CNN报道,随着斯特里普的话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反响,当地时间周四,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四个国家谴责阿塔违反了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宣称将对阿塔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以打击其“系统性压迫”阿富汗女性的行为。阿富汗是公约缔约国,由卡尔扎伊政府于2003年签署。

目前这四国暂未具体说明可能采取的措施,报道援引人权观察组织分析称,四国可能会在海牙国际法院发起法律行动。

同日,阿富汗临时政府副发言人哈姆杜拉·菲特拉特在一份声明中反驳称,指责阿富汗领导人存在性别歧视的说法是“荒谬的”。

“阿富汗保护人权,没有人受到歧视。”声明补充道,“不幸的是,有人正试图通过一些女性的嘴巴来散布反阿富汗的宣传,让情况看起来很糟糕。”

鸿门宴!川普终于要见老仇人泽连斯基

一场鸿门宴,是峰回路转百转千回。关于泽连斯基访美,并且激怒川普和共和党的事,我们已经说过了。

具体来说,泽连斯基9月22日抵达美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但更重要的行程其实是拜会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

同时也想见一见一直和泽连斯基不对付,很想把乌克兰卖给俄罗斯的前总统、现在的总统候选人川普。

结果9月22日星期天泽连斯基一抵达美国,就和民主党的重量级人物、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一起,到宾州斯克兰顿的美国陆军弹药厂参观。

这里正在加班加点为乌克兰赶造155毫米炮弹,这是当前俄乌战场最具决定性的军火物资,泽连斯基到这里感谢当地工人为乌克兰生产急需的弹药。

当然,生产的资金来自于全美国的纳税人,但在宾夕法尼亚当地转化为军火和工人的工资,带来就业和汇入。这在当地自然是受欢迎的。

而泽连斯基和民主党要员一起访问宾夕法尼亚,这个美国大选最重要的战场州,自然被共和党视为泽连斯基在为民主党助选,激怒了共和党。

局势变成2对2!美日正式联手,果然不简单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在金砖国家媒体峰会期间表示,如果美国在日本部署中短程导弹,俄罗斯将采取系统的军事技术回应。里亚布科夫强调:“尽管目前仅仅是传言,但如果这一举动继续下去,俄罗斯将作出系统性的回应,包含军事技术方面的措施。”此外,他还提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就相关问题发表声明,尽管如此,俄罗斯暂停部署中短程导弹的决定目前仍然有效。

环球时报报道,“北部·联合-2024”第二阶段演习的开幕式在俄罗斯的一处军港举行。中方任务指挥员表示,“北部·联合”系列演习已经成为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和两军关系的重要平台,能够增进战略互信并提高双方联合行动的能力。

报道称,在“北部·联合-2024”第二阶段演习中,中俄双方参演兵力将集中在海空护航、警戒防御、防空反导和火力打击等多个方面进行联合演练。此外,中俄海军舰艇编队还将前往太平洋相关海域,筹备双方第五次海上联合巡航。中方还将参与俄罗斯组织的“大洋-2024”战略演习。

近两日,拜登政府再次采取行动,对中国发出新的挑衅信号。首先是再度宣布对台湾进行军售。拜登政府在中国周边的另一个举措是计划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本月初,《日本时报》报道,美国陆军部长克里斯蒂娜·沃穆思与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举行了会晤,双方深入讨论了在日本部署美国“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相关事宜。随后,日本媒体也开始在舆论上作出铺垫,表明有意让美国“堤丰”系统进驻日本。

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原本计划撤离,但如今却决定继续保留。这一决定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介绍一下“堤丰”系统。该系统是美国的一种陆基机动导弹系统。今年4月,美国以联合演习的名义,将“堤丰”系统秘密运抵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值得注意的是,一位菲律宾官员公开表示,希望这套中程导弹系统能够留下来,其目的是为了对中国形成压力。

中方措辞大变,除了坐摊舰,还有4根钉子要拔除

近日在美国总统拜登的家乡特拉华州举行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是拜登任内主持的最后一次QUAD峰会,因此备受关注。“政客新闻网”报道称,在此次峰会开始后不久,媒体镜头捕捉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了峰会的第一个议题——中国。与此同时,会场外的记者听到,拜登表示,“中国在南海、东海、南亚和台湾海峡地区继续展现咄咄逼人的态势”,美国认为中国近期的行为是“策略转变,而非战略转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分析认为,此次峰会是在政权过渡之际,拜登试图通过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以提升其外交政策遗产的“最后努力”。在南海地区,是他们在推行小圈子政策、进行示威演习和煽动紧张局势,而现在却堂而皇之地以“安全”之名自称为“地球卫士”。美方声称,会后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强硬的措辞”。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历史的现实才是最有力的措辞。

近年来,美国主导的这一地区性小多边机制在南海等问题上频繁发声。“四方峰会”联合声明指责南海海域存在所谓的“胁迫和霸凌”行为,实际上是在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借此压缩中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空间。渲染“威胁论”的背后,实质上是美国对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上霸权和主导地位受到威胁的担忧。

中国一招定下南亚大势,印媒为莫迪找台阶

环印度包围圈眼看着就要成型,南亚大势已定,印媒开始主动为莫迪政府找台阶,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莫迪要是再不向中国服软,可能就来不及体面了。

随着中国的“环印度包围圈”逐渐成型,迟迟找不到破局之法的印度,开始退而求其次,想从中印关系正常化这个话题上着手,想着在为时已晚前,从中国那里要个体面。甚至有印媒开始主动给中印关系说好话,提前为莫迪政府找好了台阶。

【莫迪政府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拖延“环印度包围圈”的成型?】

印军的一个退役中将就撰文说,莫迪政府这段时间寻求与中印关系正常化,缓和在实控线争端上的口吻,不失为一个正确选择。他还主动找了需要这么做的几大理由。

首先就是,这大半年来,从马尔代夫到尼泊尔,再到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印度的这几个邻国相继变天。而新上台的政府,要么看不出明显的亲印风向,要么就是相当不友好。

比方说前不久当选的斯里兰卡新总统,其所在的政党,就带有鲜明的“反印亲华”标签。孟加拉国也在向印度要人,想把前总理哈西娜引渡回去,这也是在给莫迪政府出难题。

中国这招很高明!五国军舰穿越台海,遭遇“耻辱性一幕”!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于前不久就美国P-8A反潜巡逻机通过台湾海峡一事发表了声明。美国一架P-8A反潜巡逻机通过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已组织战机对美方飞行进行了监视和警戒,并依法依规采取了相应措施。东部战区部队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定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美国海军近日出动了一架P-8A海王海上反潜巡逻机,直接穿越了台海。这次行动发生在台风结束之后,显然有测试解放军反应能力的意图。每当台风来袭时,解放军通常会撤离各类战机,因此台风所经过的区域就会有空防的空白。从美国海军的行动来看,他们正是瞄准了这一弱点。由于P-8A是从琉球嘉手纳基地起飞,并未受到台风的影响,因此能够迅速升空执行任务。对此,解放军立即组织了空中力量,对这架P-8A进行了全程跟踪和监视。

近期,美军在台海周边的活动频繁,其中派遣P8A反潜机穿越台海的行动,显然是意图挑衅中国,并向外界展示其在亚太地区的持续干预,尤其是对台海局势的介入。此举可以被视为美国延续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事件后,对台海问题的进一步操作。然而,美国采取这些行动的背后,除了明显的地缘政治意图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拜登政府面对国内政治气氛的紧张,以及其国际形象的受损,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存在感,以此应对国内的政治压力。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