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千军万马的震撼,还是角色的灵动感,都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层buff,是中国文化。

与硬件技术同步探索的,是故事内容的本土化。

从《英雄》开启中国大片时代,国产电影就蜂拥取材中国古典文化。

从古装武侠,到奇幻神魔。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神话故事的电影,越来越成为创作者的首选。

光是《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两部古典奇幻小说,就被翻拍借鉴了许多次。

因为这是独属于中国特色的题材,是好莱坞难以复制的。

然而,只有这些,依然不够。

大部分国产爆款电影,都必须拥有第三层buff,即中国内核

中国故事背后所传达的内核,都深深戳中当下观众的一种集体情绪。

一方面,是对历史屈辱的纾解。

就像是《满江红》最后众人背诗的情节,就在最大程度上刺激到了观众对历史上的民族屈辱痛点。

另一方面,是对国家复兴的渴望。

像是《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在某种意义上都满足了人们对国家强大的振奋之情。

不仅是内容上的满足,也是电影之外的满足。

很久以来,军事大片与科幻片都是国产电影的短板。

观众想要看这类电影,很多时候只能从外国片中选择。

日积月累,自然就产生了一种「为何我们总是做不出这样的电影」的情绪。

而这些电影的出现,就会让大众拥有扬眉吐气之感。

到了《哪吒2》,则将以上三层buff全部叠满

首先,故事取材于古典小说,中国文化元素非常丰富。

其次,制作技术上已经达到国内顶级,作为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更是充分体现了工业水平。

最重要的是,哪吒这个形象所代表的反抗精神,在这部电影里被充分扩大化。

不仅仅是过去作品里鲜明地表达对传统封建父权的反抗。

更通过一些情节和符号,隐喻了对现代阶级固化和西方霸权的反抗。

不管这种隐喻是否有意为之,但模糊的表现确实让不同的人从中获得针对不同对象的情绪价值。

同时,作为一部动画片,其受众范围又能够向下延伸,从而做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家欢。

更不用说,哪吒这一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经典形象,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

这样的电影能够走向全球,与一众国际大片一比高下,观众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如果只看票房成绩,《哪吒2》无疑是全球影史无法忽略的一员。

鱼叔再次声明防杠,我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也很高兴看到它取得这样好的票房成绩。

但,我并不认同,在电影的讨论和票房竞争中,加入太多的民族情绪的对立。

有的将刷票房行为,宣传成「抗日战争」。

有的呼吁抵制其他电影的排片,扰乱市场公平竞争。

其实,这样类似的情况,近几年屡见不鲜。

去年的综艺《歌手2024》,也一度在舆论上引发了一场「抗战」话题。

「叶赫那拉英子」「守国门」之类的热搜轮番上阵,此起彼伏。

在这样的情绪引领下,电影、音乐等艺术的交流与讨论,都已经远远脱离了其内容本身。

而且,就算是将一部《哪吒2》托举到榜首,也并不代表中国电影整体的提升。

实际上,往回看个几年就会发现,国产电影一直处于一个「凝固」的状态中。

首先, 电影类型「凝固」 。

市场上可选的电影类型已经越来越少。

实打实的功夫片,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

上一部令人影响深刻的功夫电影,好像还是12年前的《一代宗师》。

也因此,武打明星、武行特技人都在渐渐消失。

恐怖片更是难得一见。

即使好不容易有一两部看得过去的恐怖片上映,也是不完整的阉割版。

至于文艺片,更是好像与我们说了再见。

其次, 质量也在「凝固」 。

太多的烂片充斥着国内市场,让观众看得痛不欲生。

光是去年一年,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心理阴影。

这次《哪吒2》之所以能如此之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于国产电影近期质量下滑的报复性反弹。

所以,《哪吒2》的成功,是饺子及其团队的成功。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