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在初代垂直起降舰载机雅克-38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其升力发动机在飞行时不工作,给战机增加不少重量,导致油耗大、载弹量少,最大作战半径不足200公里,被称为“桅杆保护者”。

随后10多年里,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在战机设计中广泛采用铝锂合金等复合材料,减少自身重量增加航程,并通过加装各种新型空战武器和对地攻击武器,让战机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

1987年,苏联第二代垂直起降舰载机雅克-141问世。该战机碳纤维材料占比28%,最大起飞重量较初代垂直起降舰载机提升近8吨,作战半径7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1.7马赫,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实现超声速飞行的垂直起降舰载机。

2004年,美国在研发F-35B战机过程中发起了“减肥计划”。为追求轻量化,科研人员开展了持续8个月的升级改造工程,使用高强度黏合剂替代蒙皮紧固件,对每个细微零件进行铣削和磨削,甚至缩小了垂尾尺寸,为战机减重约1.225吨。

好景不长,F-35B出现了“减肥后遗症”。在2010年的耐久性测试中,F-35B试验机主要机翼承力隔框过早出现结构裂纹。机体结构强度大打折扣,导致首批F-35B战机的预计服役寿命仅为设计值的四分之一,并且在服役期间故障频发。由此可见,通过“减肥”实现战机“负重起飞”,是一个两难选择。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