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懂网络舆论战?

“被网络放大检验过后,没有谁是一尘不染的。”

这是出现在电影《恶意》中的一句台词,这部入局暑期档“战场”的影片将焦点聚焦在探讨当下“网络舆论”的多面性上,撕开了当代舆论生态的血腥切口——网络舆论是一场关于真相与谎言的博弈,折射出网络时代中,几乎无人幸免,都会陷入无意识的网络旋涡中。

这不时提醒着处于算法与流量构筑的数字牢笼里的我们,如何才能不成为被信息洪流吞噬的猎物?而不同导演对这一复杂现象的解构,都有自己的见解,即便故事不同,时代不同,但网络舆论都会像一把把利剑悬在我们每一个人头顶,警示我们!

《搜索》寓言

当一个导演被迫卷入刚刚兴起的网络浪潮

陈凯歌拍摄《搜索》要追溯到2006年,那一年陈凯歌集结了中日韩三国电影群星,拍摄了奇幻电影《无极》,但是却不想在网络舆论中被“降维打击”,口碑一泻千里——网友胡戈以戏谑解构的方式将影片剪辑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短片,在传播中转化为全民狂欢的网络梗。这场由短视频引发的舆论海啸,让陈凯歌首次直观感受到网络传播的裂变威力与群体情绪的狂欢力量。

在一系列义正词严的“抗议”,甚至付诸法律都没能逆转窘境之后的他,开始审视网络舆论,当再次被问到对此事的看法时,他终于学会淡定,并表示他会拍摄一部影片来作为回应。2012年的《搜索》或许就是他的回应——从他的视角出发,他将这份“切肤之痛”倾注于《搜索》,完成了对网络暴力的首次影像回应。

影片中,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因在公交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被拍下视频,并被断章取义放上网络,随即遭遇全网讨伐,人肉搜索、道德审判、媒体炒作共同将她逼向绝路。一贯擅长诗意风格的陈凯歌,在《搜索》中冷静而残酷,他没有塑造一个完美的受害者,而是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舆论风暴中的无力感。电影中姚晨饰演的记者既是舆论推手,也是流量时代的棋子,而民众则沉浸于这场“正义狂欢”中,无人关心真相。

同时影片不仅聚焦个体悲剧,更揭示了舆论场的运作逻辑:记者陈若兮为追求热点,刻意放大事件,甚至操纵采访对象,使舆论进一步失控;网民在未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基于碎片信息进行道德审判,形成“乌合之众”效应;王学圻饰演的富豪沈流舒利用舆论转移矛盾,展现了舆论如何被工具化。这些观察在今天的算法推荐、热搜操控时代依然适用,甚至更为复杂。

这些还没上映的片子已经自带「颁奖季基因」

4. 《情感价值》(Sentimental Value)

戛纳金棕榈得主的奥斯卡捷径

上映日期:2025 年 8 月 20 日 类型:剧情 / 喜剧
约阿希姆・提尔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拿过原创剧本提名,这部戛纳评审团大奖得主更受期待。蕾妮・雷因斯韦、斯特兰・斯卡斯加德主演的家庭剧,自带「欧洲文艺片」光环,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基本锁定一席,说不定还能冲最佳影片。

近几年戛纳片在奥斯卡越来越吃香,去年三部入围最佳导演,这部口碑这么好,没理由被忽略。

3. 《杰伊・凯利》(Jay Kelly)

亚当・桑德勒的奥斯卡救赎

上映日期:2025 年 11 月 14 日 类型:剧情 / 喜剧
诺亚・鲍姆巴赫回归《婚姻故事》式家庭剧,乔治・克鲁尼、亚当・桑德勒、劳拉・邓恩主演,网飞把它当年度冲奥王牌。桑德勒在《原钻》里的表演被严重低估,这次试映口碑说他「全场最佳」,评委再不给提名就说不过去了。

鲍姆巴赫的剧本一向细腻,加上网飞的公关能力,这部片子很可能复制《罗马》的成功,横扫多个奖项。

2. 《一场又一场战斗》(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PTA 与小李子的颁奖季联姻

上映日期:2025 年 8 月 6 日 类型:犯罪 / 惊悚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11 次提名奥斯卡却没拿过奖,这次搭档小李子(他近五部片都提名最佳影片),1.3 亿美元预算拍犯罪惊悚片,野心肉眼可见。虽然惊悚片难进最佳影片,但 PTA 的导演奖很可能稳了 —— 评委欠他太久,这次该还了。

小李子的票房号召力 + PTA 的艺术口碑,这部片子就算口碑一般,评委也可能看在「职业生涯成就」的份上给奖。

1. 《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德尔・托罗的暗黑童话魔力

类型:科幻 / 恐怖

Guillermo del Toro 拿过最佳影片和导演,这次改编《科学怪人》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奥斯卡・伊萨克演维克多,雅各布・艾洛迪演怪物,预告片一放就炸了 —— 暗黑美学 + 深刻人性探讨,完全是评委爱的调调。

从歌舞奇幻到暗黑童话的冲奖混战

8. 《Bugonia》

兰斯莫斯与石头姐的暗黑童话


上映日期:2025 年 10 月 24 日 类型:喜剧 / 科幻

欧格斯・兰斯莫斯的《仁慈的种类》没打动评委,但这部《Bugonia》看起来更接地气。艾玛・斯通继《可怜的东西》拿奖后再合作,加上杰西・普莱蒙斯、艾丽西亚・西尔维斯通,Focus Features 发行(他们冲奥战绩一向稳),很可能复制《龙虾》的成功。

石头姐现在专挑独立片发力,远离好莱坞商业片后演技反而开挂。这部片子据说脑洞很大但故事易懂,正好戳中奥斯卡评委「既要艺术又要通俗」的点。

7. 《魔法坏女巫:为了善》(Wicked: For Good)

歌舞片的奥斯卡惯性

上映日期:2025 年 11 月 21 日 类型:奇幻 / 歌舞
前作拿了 10 项奥斯卡提名,续集虽然难超越,但制作水准摆在那儿 —— 服装设计、艺术指导这些技术奖基本预定。辛西娅・艾莉佛和爱莉安娜・格兰德的表演要是再精进点,说不定能打破「续作演员难获奖」的魔咒(参考保罗・纽曼靠《金钱本色》拿奖)。

音乐剧改编成电影容易受宠,加上前作余热未散,这部只要别太拉垮,提名名单里肯定有它的位置。

6. 《阿凡达:火与灰》(Avatar: Fire and Ash)

视觉特效的碾压式胜利

上映日期:2025 年 12 月 19 日 类型:科幻 / 冒险
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拿最佳影片难,但视觉特效奖从来没跑过。这次要是能延续前两部的票房热度(全球 20 亿 +),说不定能像《指环王》那样三部曲都提名最佳影片 —— 毕竟奥斯卡偶尔也吃「史诗感」这套。

不过三年就出续集,观众可能审美疲劳。但想想潘多拉星球的新景观,评委就算剧情看睡了,特效奖也得给卡梅隆面子。

5. 《斯普林斯汀:无处可逃》(Springsteen: Deliver Me From Nowhere)

音乐传记片的冲奖密码

上映日期:2025 年 10 月 24 日 类型:传记 / 音乐
《未知之人》拿奖证明奥斯卡还爱音乐传记片,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片延期,正好给这部布鲁斯・斯普林斯汀传记片让路。《熊》男主杰瑞米・艾伦・怀特主演,加上杰瑞米・斯特朗、斯蒂芬・格拉汉姆这些黄金配角,演员工会奖估计先预定一波。

小荧屏转大银幕的演员容易被评委关注,怀特拿过艾美奖,这次演摇滚传奇,只要别太拉垮,最佳男主提名稳了。

2025 年下半年十大奥斯卡潜力选手

2025 年影坛上半场已经够精彩 ——《罪人》成年度爆款,《F1:极速狂飙》燃爆票房,但真正的冲奥大战往往藏在下半年。

奥斯卡评委向来偏爱秋冬档电影,毕竟新鲜出炉的作品更容易塞进他们的记忆库。

从《阿凡达》续集到德尔・托罗的《科学怪人》,这些还没上映的片子已经自带「颁奖季基因」,准备好在小金人争夺战里杀出血路。

10. 《马蒂・至尊》(Marty Supreme)

乒乓传奇的逆袭之路

上映日期:2025 年 12 月 25 日 类型:传记 / 剧情 / 体育

萨弗迪兄弟虽然还没拿过奥斯卡,但这部由乔什・萨弗迪单飞执导的新作,简直是为冲奖量身定做:圣诞档期上映、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主演、A24 砸下 studio 最高预算。讲的是乒乓球选手马蒂・赖斯曼的故事,题材看似小众,可想想《国王理查德》靠网球拿奖,谁能说小球不能出奇迹?

甜茶现在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巨星,《旺卡》票房爆了,前两部作品还提名了最佳影片,拿个奥斯卡只是时间问题。这次他连制片人都当了,看来是铁了心要靠这部片子解锁小金人。

9. 《狩猎之后》(After the Hunt)

Guadagnino 的奥斯卡还债时刻

类型:惊悚 / 剧情

卢卡・瓜达尼诺前两部《挑战者》《酷儿》都没入围奥斯卡,这次终于玩起评委爱的 straight 剧情片。朱莉娅・罗伯茨、安德鲁・加菲尔德、阿约・埃德比里组成的卡司堪称「演技派梦之队」,亚马逊米高梅把宝全压在这部上,评委想忽略都难。

从《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到《骨及所有》,瓜达尼诺早就该拿个最佳导演提名了。这部片子要是质量在线,奥斯卡很可能给他补票 —— 毕竟欠账太久,再不还说不过去。

第一是它收视高达3.008%

第3名:《春晖》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电视剧,这部剧还真是有所创新。

以一位革命人的母亲为主角,讲述她带着孩子走南闯北的事迹,从小人物入手,更让观众动容。

再加上主角刘威葳的演技,从台词再到表情管理,每一个细致入微。

虽然电视剧配置是老了点,但好在演员的演技看得过去的。

如今在次黄金档拿下第三的排名,足以看出《春晖》备受欢迎。

第2名:《以法之名

作为央视如今的头号电视剧,它仅排第二还真是有些意外。

毕竟,随着电视剧的步步推进,保护伞们慢慢露出獠牙,看着还是让人觉得后怕。

在这部剧中,观众又看到了不少宝藏演员,比如董晴,台词清楚,情绪到位,让人充满了代入感。

如今这部电视剧快要大结局了,不知道各位觉得哪一位演员演技排在第一位呢?

第1名:《淬火年代》

没有想到,这部剧竟然能打败《以法之名》。

不得不佩服正午阳光的手段,不仅请出了宋祖儿和张新成联手,而且还有《大江大河》中的演员联动。

这一波,惊喜给到位,观众自然会买账。

如今电视剧收视轻松破3.0,保持断崖式领先,真是佩服。

电视剧收视排行,《以法之名》仅排第二

回顾当下的电视剧市场,网剧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书卷一梦》热度虽然排在第一,但实际上是个纸老虎,男主刘宇宁的口碑依旧没有回升,反倒多了很多因他而弃剧的观众。

还有《桃花映江山》同样,两部剧的开播时间仅差半天,但是热度却千差万别,目前还有在下降的趋势。

更不要提那些压了很久的电视剧,像是《亲爱的你》,或者是港剧《守诚者》了,槽点比前两部还要多得多。

对比之下,还是上星的电视剧有看头,各种类型眼花缭乱。

眼下总局公布了6月28日到7月4日这段时间的电视剧收视榜单,看看你喜欢的电视剧排在哪一名吧。

宋一梦极限死亡施压太惊险,亲吻三连击让南珩太栽面!

古装轻喜剧《书卷一梦》是由郭虎执导,任庄柳、夏洛特编剧,李一桐、刘宇宁领衔主演,正在热播。

宋一梦在分析出自己作为女主,每次遇到危险,南珩都会舍身相救的剧情设定之后,立刻脑洞大开,觉得自己有了拿捏南珩的办法。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宋一梦将南珩约到了自己的闺房,而房间里早就设计好了弓箭陷阱。

南珩刚进房间,宋一梦就拉住了弓箭开关的绳子,大喊着让他脱衣服,喊自己甲方爸爸,这可把南珩给整懵了,觉得宋一梦就是个精神病,但是宋一梦指尖一挑,绳索晃动,马上要万箭齐发,按照剧情设定,南珩要奋不顾身去救她,这样他就会被射成刺猬,于是南珩赶忙喊停,叫小姑奶奶别动手,自己脱,不过他是皇子不下跪,宋一梦也答应了他的要求,说可以简单点,让他喊脱衣服喊老大,听到这要求,气得南珩咬牙切齿,在宋一梦的威逼利诱之下,咬着后槽牙答应了她脱衣服的要求。

就在宋一梦得意洋洋,要看南珩脱衣服出丑时,南珩一个箭步就扑向绳索,谁料机关触发,箭矢如暴雨般袭来!好在南珩身手矫捷,带着宋一梦左躲右闪,总算是有惊无险。

《以法之名》收官!3人零差评,2人升咖,1人翻红

终于,《以法之名》今晚即将迎来大结局。

自打开播以来,它就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收视和热度,至今仍霸占着榜单第一,身为一部侦查剧,属实是不简单。

而该剧的爆火,除了剧情紧张刺激,更离不开演员的精彩演技。

其中,有从头到尾超常发挥的,也有被吐槽演技烂、让人无法直视的,另外,还有借此再度翻红、咖位直升的,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剧中演员的演技吧。

3人零差评

首先,作为主演的张译肯定是没话说,虽然他演过不少警察,可在这部剧中,还是发挥了超常的水平。

当他发现自己多年前办错案、向领导偷摸询问时,只见他唯唯诺诺、一脸恭敬,眼神中又是害怕,又藏了一丝侥幸。

他一手捂在嘴边,生怕被有心人听到,这犯了错的样子,真是把打工人的状态给完美演绎出来了。

以法之名》大结局万海遇害

《以法之名》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兜兜转转洪亮追查的“黑社会”的保护伞竟然是自己的老丈人,而小舅子是“万海案”的导火索,他最爱的妻子江敏一直都是知情的。

所以他们一家人才想方设法地让洪亮辞职,洪亮案子是查明白了,但他的家却彻底地散了。

从李人骏被调查的那一刻起,东平的天就开始变晴了,他将妻子亲手送到检察院,并且交代了以兰景茗为首的东平市政法部门的保护伞,李人骏并没有大的过错,最终只是被停职了

温琴将所有的事情推到了谢鸿飞身上,谢鸿飞收受贿赂等事实坐实了,他却选择了在洪亮面前跳崖,这又让洪亮身上多了一个“黑点”。

洪亮通过陈胜龙的录音确定江旭东就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而江远涉黑,父子俩被检察院带走,随后禹天成落网。

“产品经理”陈思诚失灵了?

这几年,观众对“反转”这一叙事技巧已深怀疲倦。《恶意》这部电影,其实悬念感很弱,稍微有些阅片量的观众,很早就能摸清叙事套路,猜到坠楼案的真相,所以电影中的层层反转就失去了意义,也就不会带来惊喜了。

陈思诚是懂流量的。这些年,他不论是以导演、编剧还是监制身份,创作了一批紧跟社会话题、满足观众情绪宣泄的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最近上映的电影《恶意》,同属于这一流水线上的产品,作为该片编剧、监制的陈思诚,以一起坠楼案为线索,直指流量时代碎片化信息拼凑出的所谓“真相”,试图剖析网络暴力对个体的“恶意”。

不过,这一次作为电影“产品经理”的陈思诚失灵了。电影上映之后,口碑不佳,“太难看了,比周冬雨那部《热搜》还难看”,虽然目前豆瓣还未开分,但结果应该不会多好。

口碑还在其次,陈思诚这次失去的是他之前最引以为傲的市场和观众。电影《恶意》上映以来,一直被《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三部外片压制,周末两天收获7542万元票房,其中有3352万元来自之前的点映。


《恶意》票房被三部外片压制(灯塔数据)

目前,该片在猫眼的预测总票房为2.7亿元,相比陈思诚的以往战绩落差颇大。

在之前的采访中,陈思诚说:“这个故事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但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反派。”这里的“每一个人”也包括银幕前的观众,当创作者把目标受众当做故事的反派,枪口朝向他们的时候,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冒犯。

“为反转而反转”的陷阱

电影《恶意》的开篇其实挺惊艳的——张小斐饰演的记者叶攀在一次演讲中抛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话题:如果点赞超过100万,这个罪犯就会死,那你点不点?

接着,现实中发生了一起双人坠楼案,故事围绕着“谁是凶手”的悬念铺开。叶攀在流量与良知间的摇摆,梅婷饰演的母亲尤茜从“慈母”到“恶妇”的舆论反转,都精准踩中了社会的痛处。

针对“谁是凶手”的疑问,《恶意》采用了“罗生门式”的叙事来解剖网络暴力。然而,当故事推进依靠不断堆砌反转时,人物的动机便逐渐失真,削弱了这个严肃的社会话题。

片中深陷网络风暴的三位女性角色,每一次身份调转、每一次动机颠覆,固然在分秒间为观众制造了廉价的颅内高潮,却也抽干了故事本该拥有的血肉温度。

失去女儿的尤茜将凶手的帽子扣在护士李悦头上,李悦随后被网友扒出过往历史:抽烟喝酒文身,还插足别人家庭,从而遭受网络暴力。但之后,案件真相大白,李悦是被冤枉的。

为什么尤茜恶意编造李悦推女儿坠楼的谎言?很显然,尤茜的人物动机没有说服力,更多的是服务于故事反转。

影片结尾,叶攀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引火自焚,将舆论引导到自己身上,作为解决这场网暴的终极方案,这种反转廉价且生硬。而李庚希饰演的实习记者晨晨,通过恶意剪辑视频实现“复仇”计划,这种人物的“黑化”更是对观众智商的一种侮辱。最后,恶意剪辑制造网暴的人,以新生力量转正进入媒体平台,这与电影所批判的网络暴力和媒体乱象构成一种强烈的讽刺。这种价值混乱彻底暴露了影片内核的空洞与虚伪。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