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提及吴越,许多观众会率先联想到她过往塑造的 “苦大仇深” 类角色,那些角色中蕴含的深沉与厚重,早已深入人心。谁曾想,如今 53 岁的她,竟突破固有戏路,在《180 天重启计划》中诠释了一个轻松却不失深度的中年女性形象。这部剧集被誉为剧版《好东西》,而吴越在其中的作用,丝毫不逊于影版宋佳,用精湛演技为故事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

         她所饰演的吴俪梅,是一位 48 岁的高龄产妇,这样的角色设定在近年来的荧屏上并不常见 —— 既扎根现实土壤,又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吴越对这个角色的塑造,主要围绕两条核心路径展开,将中年女性的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一,是淡化年龄焦虑,以活力消解衰老的沉重感。剧中的吴俪梅,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即便鱼尾纹爬上眼角、眼袋显露疲惫、白发悄然滋生,吴越也并未刻意遮掩这些岁月痕迹,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坦然接纳生命历程的独特质感。尤其她与女儿在妇产科意外相遇的场景,堪称角色形象的点睛之笔。面对秘密被撞破的窘迫、对女儿未婚先孕的担忧,以及对自己 “高龄怀孕” 与 “女儿未婚生育” 的微妙 “双标” 心态,吴越都以一种豁达从容的姿态呈现。那句带着些许骄傲与释然的 “我还能生孩子呢”,不仅打破了大众对中年女性的刻板认知,更将吴俪梅身上的鲜活与底气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

         其二,是真实呈现中年阶段无法回避的生命之苦。即便心态再年轻,年龄带来的客观挑战也无法忽视,吴俪梅的乐观心态,终究难以完全消解中年后必然遭遇的病痛与打击。比如高龄生产的戏份,吴越将过程中的艰辛与挣扎演绎得极具代入感,让观众揪心不已。从最初的清醒坚持,到疼痛难忍时的眼神模糊,再到脆弱过后重新凝聚的坚强,她用细腻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将 “为母则刚” 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一位中年母亲在生命考验面前的韧性。

 

         而在父母离世的情节中,吴越对中年人心境的把握更是精准到极致。尤其是送别母亲的片段,她没有采用激烈的情绪爆发,而是通过无声的眼神流转、细微的肢体颤抖,将内心的挣扎、心痛与不舍层层递进地展现。那种与至亲诀别时的心如刀绞,在她的演绎下没有丝毫刻意,起承转合间尽显自然,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代入其中,感同身受。

         可以说,吴越在《180 天重启计划》中的表演已然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她所塑造的吴俪梅,打破了荧屏上中年女性要么 “苦情” 要么 “刻板” 的固有形象,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与活力,也有对苦难的接纳与坚韧,堪称 “中年女性之光”。这份演绎,不仅是吴越对自身戏路的突破,更让观众看到了中年女性丰富而立体的生命状态,为影视剧中中年女性角色的塑造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