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李雪琴的走红,像一场“意外”,又像一场“必然”。2019年,她还是北大新闻系的学生,每天忙着写论文、赶作业,偶尔在抖音上发点搞笑视频,粉丝不过几千。可一条“喊话吴亦凡”的视频,直接把她送上了热搜——吴亦凡的回复,让她的抖音粉丝从几千飙到几百万,“李雪琴”这个名字,一夜之间火遍全网。

但“网红”的头衔,没让李雪琴飘。她在采访里说:“火了我挺高兴,但我也知道,这火是暂时的。大家喜欢的是‘喊话吴亦凡的李雪琴’,不是‘真正的李雪琴’。我得找点能长久的事干。”

她找的“长久的事”,是说脱口秀。2020年,她参加了《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一期上台,她穿着宽松卫衣,耷拉着肩膀,往麦克风前一站,开口就是:“大家好,我是李雪琴。我今天来,就是想证明一件事——北大毕业的,也能说脱口秀。”

观众愣了——北大毕业的?说脱口秀?这反差太大了!可李雪琴接下来的段子,直接让全场笑疯。她讲自己北漂的失败:“我去了北京,租了个小单间,窗户小得像监狱探视口。有天我躺在床上,突然想:我为啥要来北京?是为了实现梦想吗?可我的梦想是啥?是‘不用上班’啊!那我来北京干啥?直接回家躺平不好吗?”

这自嘲里带着清醒。李雪琴不回避自己的“丧”,她把北漂的迷茫、焦虑、自我成段子,往台上一扔,观众就接住了。她讲自己被老板催稿:“我老板凌晨三点给我发微信,说‘雪琴,这个方案再改改’。我回他‘老板,我睡了’。他秒回‘不行,你现在起来改’。我说‘老板,我梦游呢’。他说‘那你梦游改’!”

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李雪琴自己却一本正经:“后来我发现,当老板的都有个超能力——他们能通过微信,把你的睡眠切成碎片!”

她的段子,表面是“丧”,底下是“真”。她不刻意拔高主题,不强行正能量,就用最朴实的语言,把生活的鸡零狗碎,变成让人捧腹的笑话。观众边笑边想:“这姑娘咋这么懂我?”

李雪琴的“活得明白”,还体现在她对成功的定义上。她讲自己参加《脱口秀大会》:“来之前我以为,脱口秀就是让人笑。来了之后我发现,脱口秀是让人笑完还能想点什么。比如我,笑完就想:我为啥要这么拼?是为了钱吗?可钱够花就行啊;是为了名吗?可名气大了,连吃个烧烤都得被围观,多累啊!”

这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李雪琴用幽默解构了“成功”——她不追求“大富大贵”,只追求“活得舒服”。她讲自己回家开烧烤店:“我妈说,闺女,回来吧,咱家有房有车,你不用在北京受那罪。我信了,结果回家发现,房是我奶的,车是我爸的,我就一‘啃老预备役’。但我觉得挺好,至少我不用假装‘成功’了!”

观众爱她,爱的就是这份“不装”。她不强行正能量,不刻意讨好,就用最真实的样子,站在台上,说最真实的话。她让观众明白:成功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活成自己舒服的样子。

2025年,李雪琴成了脱口秀圈的“女王”。她的专场票,开售三分钟就售罄;她的综艺邀约,排到了后年;她的段子,被网友做成表情包,传遍全网。可她还是那个爱穿宽松卫衣、爱自嘲的东北姑娘。

有人问她:“雪琴,你现在这么火,有啥感受?”她挠挠头:“感受就是,以前是我追星,现在是星追我——不过他们追的是我的段子,不是我本人!还有,我现在终于不用假装‘成功’了,因为大家已经接受了我‘丧萌’的样子。”

瞧,这姐们儿,活得太明白了!她用幽默当武器,既保护了自己,又让观众找到了共鸣;她用“丧萌”的外壳,包裹着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她用最朴实的语言,说着最真实的人生。

李雪琴的走红,不是偶然。她让我们明白:幽默不是搞笑,是看透生活后,依然能笑着活下去;成功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活成自己舒服的样子。这姐们儿,太会了!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