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过半,暑期档进入收尾阶段,从目前电影市场来看,今年的这个电影 “黄金” 档期,大部分电影连口 “汤” 都喝不上,状况实在有点惨!唯一能张开双手数票房的就是《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电影了。
可一个由《中国奇谭》中小故事衍生出的二维画风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能和这样的主旋律电影 “掰手腕”,就很出意料了。毕竟这是个 “三维建模动画” 越来越逼真的年代,《浪浪山小妖怪》凭借 “考编猪妖、迷信蛤蟆精、沉默黄鼠狼、社恐猩猩怪” 这四个假扮唐僧师徒取经的 “非精致型小妖”,和一些生活 “边角料” 内容就能赢得观众喜欢,必须要点赞。
目前《浪浪山小妖怪》上映 13 天,累计票房已经破了 7 亿,超越了《大鱼海棠》,成为国产二维动画影史冠军,也被央视认证为 “21 世纪国产动画绝无仅有的合家欢电影”,各种口碑荣耀加身。市场对它的票房预测也增加到 17 亿,基本上可以判定,《浪浪山小妖怪》有冲击中国动画影史前几名的能力。
按道理说这个草根 “取经团” 口碑已稳,不出意外《浪浪山小妖怪》就是这个暑期档的 “二当家”。结果最近两天因为一个第三方举办的包场活动,邀请了两位 “不太合适” 的嘉宾,让很多网友对电影起了反感。
首先说一下整个事件的脉络,这部由上美制作的《浪浪山小妖怪》,因为内容聚焦四只底层小妖,重点在重构《西游记》底层视角,所以电影中没有什么女性 “重要角色”。
说实话,在《浪浪山小妖怪》“女性角色缺失” 这个评论没有出现之前,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的完整度很高,不管是内容输出,故事风格,剧情节奏都很好。
估计是《浪浪山小妖怪》相关周边有听进这些争议,所以在第三方小红书包场活动中,邀请了很有 “生活气息” 的女性嘉宾来做宣传。本意应该是想平衡一下电影中 “女性角色缺失” 的这个论调,可惜 “分寸” 没有掌握好。
可这两位都太激进了,尤其是傅首尔,在活动中结合自身离婚经历,提出 “90% 父母低估孩子”“13 岁孩子已有独立人生观” 等观点。虽然说她的话题也尽可能往电影温情基调方面靠,但是她本人太有代表性和攻击性,进入这个电影的宣传活动,其实就很 “不适”。
在这一次第三方活动后,就有很多人通过傅首尔这个点,攻击《浪浪山小妖怪》这部电影,尽管傅首尔本身也在网上也申诉,她的内容被恶意剪辑,感觉很 “冤枉”。
其实她怎么解释也没用,因为大众针对的不是她的话题言论,主要是她这个人代表的某些女权主义的问题,这是第三方邀请嘉宾的失败,嘉宾与主题太割裂影响了舆论。好在这不是 “官方” 活动,争议影响不算大,后续电影别在这个方面犯 “混”,别再将作品拖入某些价值观战场中,老老实实做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