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采访的密集程度对张骥而言并不陌生。2021年,《平原上的火焰》入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外界的关注曾让他进入到一阵令人眩晕的繁忙中。“东北叙事电影”、“双雪涛第一部作品改编”、“周冬雨刘昊然领衔主演”这些标签让《平原上的火焰》每每出现都引起大众广泛的好奇。
之后,层出不穷的东北影视作品大量涌现,改编自双雪涛的作品上映了几部,《平原上的火焰》才姗姗来迟。张骥用了十年的时间带着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走到了观众面前。
毒眸跟导演张骥、艺术总监双雪涛、制片人阎云飞在回溯这部电影制作历程时,经常会发出恍如隔世的感慨,这十年他们变了,观众变了,电影行业也变了。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
变化的速度也早已让人应接不暇。流量时代的热钱浮躁逐渐消退、短视频短剧的出现改变了观众的观看方式、新技术的萌发重塑起了行业的布局。这部电影制作过程的起伏,像是时代的脉搏,每一个波动的震颤都让所有人对这个故事留下更深的理解。
一切都在激烈的发展,《平原上的火焰》只是安静地经历着。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抬头发现,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电影里的角色傅东心绘画的“平原烟”设计图。那一瞬间,电影与现实交汇了。
一部电影的诞生
2015年,刁亦男把《收获》杂志上一篇叫《平原上的摩西》的中篇小说推荐给了准备转型做导演的张骥,张骥看后感到了震撼,赞不绝口。与此同时,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双雪涛正准备踏上北漂的征途。
阎云飞也是在《收获》杂志上看到的这篇小说,之后他又看了双雪涛其它作品,动了改编的念头,希望有机会可以改编制作,“等我找到他的时候,发现已经都被买走了。”阎云飞笑了笑。
张骥“抢先一步”,通过《平原上的摩西》这部小说,跟双雪涛成为了朋友,两人相谈甚欢,双雪涛将这本小说所有的版权都卖给了张骥,在影视改编上让他“放手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