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乌克兰刚刚获得了来自西方国家的F-16战斗机,结果还没有捂热,就出现损失。乌克兰F-16战斗机在一次拦截任务中坠毁,而且副旅长阿列克谢·梅斯坠亡。关于事故的原因,乌克兰方面还未给出权威调查结果,但有一个关键细节已经指向了正确的答案——飞行员没来得及跳伞,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像是美国媒体说的那样,是飞机出现了故障,那飞行员好歹是有时间跳伞的,所以比较靠谱的解释是,他被防空导弹击中了,所以没有时间做出任何反应。

▲越来越多证据认为乌克兰F-16是被自己人击落的

其实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击落自家战斗机的情况都没少发生。不光是俄乌,美国自己也经常在实战中做这种蠢事情,就连北约集团内部,也经常自己人打自己人。比如2024年的3月份,美军的一架MQ-9无人机正在红海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结果在飞行过程中被德国的“黑森”号驱逐舰误判成了敌机。“黑森”号还发射了两枚导弹(“标准”2)试图将其击落,好在这两枚导弹并没有打中目标。MQ-9逃过了一劫,导弹则坠入了海中。由此可见,就连美国领导的北约集团内部,都做不好敌我识别工作。这不禁让人感叹,都21世纪了,怎么敌我识别还是个问题呢?敌我识别系统究竟是如何起作用呢?

▲“黑森”号射出了两枚“标准”2导弹

其实很早之前,人类就面临过敌我识别的问题。可以说,自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之后,怎么判断这架飞机属于自己人还是敌人,就一直是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早先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用眼睛看。不同国家的飞机之间往往款式和涂装不同,所以很容易识别。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那个时代,仅仅是通过机身外部的涂装和机型,就能大体准确判断出这架飞机属于的阵营。甚至有一些王牌的飞行员会在自己的座驾身上留下非常特殊的符号,有机会在比较远的距离就能被人识别出来。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