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B模式下接收到的信息,
ADS-B状态下没有人主动提问,是应答器本身或者导航系统在工作,在群发或者群收。ADS-B OUT时,这些设备就像是一个大广播一样,不断播报着自身的信息,广播出去的这些信息可以被雷达、卫星、空管系统搜索到。搜索到这些信息的人员,就能根据它们分析出这架飞机所处的状态。ADS-B IN刚好反过来,是允许自己接受别人广播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的接收,是完全不需要依赖雷达就能进行的。
ADS-B模式除了应用在民航领域之外,也被广泛应用在了军事领域。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识别敌我的重要方式,就是战斗机装备的雷达,尤其是目前全球少数国家所装备的第5代战斗机,其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能力非常强大。通过雷达的侦测,再结合任务区域国家可能装备的战斗机类型,就能对是敌是友判断出个七七八八,但肯定不是每一次都绝对准确。尤其是像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装备了同一类型的战斗机,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没用了。在战争状态下,对方不可能在没有拿到全部制空权的情况下,随便广播自己的信息,所以最基础的“二次监视雷达模式”,反而才是战争中用的最多的。
▲ADS-B模式下接收到的信息
由于IFF系统小型化比较困难,因此目前还并没有被广泛安装在很多中型小型无人机上,这可能就是类似误伤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了。美国的MQ-9被德国误伤,很有可能就是出在了IFF系统上,要么就是MQ-9没安装,要么就是没有及时回复。但是说回乌克兰这边,F-16肯定是安装了IFF系统的,而且内置的回复信息,肯定也都是北约阵营的。其中的一些关键代码,操作乌克兰“爱国者”防空导弹的人员,肯定一看就能明白。
毕竟两者装备的都是一样的IFF系统。另外,“爱国者”防空导弹作战时,提前就会划定一个火力杀伤范围,所以自家的战斗机根本就不会进到这个区域里,就算是不小心进入了,也很容易就通过IFF系统识别出来。就算是乌克兰装备的那些老式苏系防空导弹,通过火力杀伤范围的规划,也是能大概率避免误伤F-16的。再不济,看IFF的代码,也能知道这不是俄罗斯的飞机。总而言之,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一个环节,现在外人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