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片《红丝行动》9月在华上映

2025年初在俄罗斯创下近7亿卢布(约合人民币6400万元)票房的中俄合拍电影《红丝行动》,从拍摄到发行的各个环节都深度整合了两国团队的专业力量。今年9月,该片将作为中俄建交75周年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献礼,在中国上映

6月21日至25日,上海国际影视市场亮相上海展览中心。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的核心产业平台,本届市场全方位升级,特别设立“国际专区”,致力于推动中国与全球影视产业在更广层面、更深层次展开交流与合作。

6月23日,俄罗斯影视内容推介会登陆上海国际影视市场,呈现了来自15家俄罗斯顶尖制作公司、发行商及销售代理商的精选作品,涵盖33部动画、剧情片、电视剧与纪录片动画。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陈可辛的《酱园弄》第一部,问题很多。

先说这个原案件,从詹周氏杀夫案的历史记录来看,她是被清晰地确认为一个长期遭受严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因此她的杀人行为,尽管残忍,也就伴随着显著的减轻罪责情节和公众的同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酱园弄》

而陈可辛在处理这个历史素材时,选择在詹周氏是否真的杀人这一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这种刻意的模糊处理,与历史事实中她最初承认杀人、焦点在对她动机和情境的理解同情相悖。

当然,导演有权根据创作需要重新讲述故事,但这种旨在制造悬念的叙事选择,将观众的关注点,从理解詹周氏的困境和家庭暴力这一系统性问题,转移到简单的「谁是凶手」的谜团上了。

通过悬疑化她是否犯罪,影片无意中削弱了观众对她的同情基础,而这种同情本应根植于她作为历史受害者的身份和绝望的反抗行为。

从《大白鲨》到《让娜·迪尔曼》

导语:大白鲨》(Jaws)与《让娜·迪尔曼》(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这两部影片的片名长度——一部是令人联想到尖牙利齿的简洁标题,另一部则是女性名字与完整地址的组合——本身便说明了一个故事。在这两部于1975年上映的影片之间,整个电影世界横亘其间,形成了一种光谱:一端是侵略性与兴奋感,另一端则是持续性与重复性。

一个以自己的形象重塑了好莱坞,催生了长达五十年夏季大片的浪潮;另一个则挑战了人们对「电影性」的固有认知,如今在最近一次《视与听》杂志的评选中被冠以「影史最伟大的电影」称号。仅凭这两部作品,1975年便足以配得上本期封面标题赋予它的称号——「改变电影历史的一年」。再加上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乌斯曼·塞姆班、玛格丽特·杜拉斯、斯坦利·库布里克和阿涅斯·瓦尔达等人的经典作品,理由似乎不言而喻。在本期特刊中,我们将庆祝电影史上的奇迹之年,从档案中精选出具有时代背景的专题文章和访谈,与全新评述一同呈现。享受这场时光之旅吧。

1975年12月,一位加州女孩在《纽约客》杂志上评论《巴里·林登》时,恳请她的同胞从严酷的英国寒冬中归来。「我希望斯坦利·库布里克能回到这个国家,再次且快速地拍摄一部电影,处理现代议题,」宝琳·凯尔写道。「拍些俗气的作品也可以,就当是玩票。」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评这位她曾称之为「斯坦利·奇爱」的导演时,凯尔指责他在18世纪的流浪汉小说中表现出过度的愤世嫉俗和缺乏动力——「一部为艺术史专业学生准备的三个小时的幻灯片展示」——同时,她还对库布里克的爱国主义提出了质疑。她的论点,如果可以称之为论点的话,是说生活和工作在英国让这位布鲁克林出生的投机者与他真实的艺术冲动断绝了联系——成为高尚文学抱负和紧缩的括约肌的受害者。「他的早期作品《杀手》中的电影艺术比《巴里·林登》中强得多,」凯尔尖刻地写道,「而且你看完后不会觉得自己变老了。」

《杀手》

尽管凯尔一直以反智主义的姿态示人,但她实际上是一位精明的辩证家,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主导着电影批评话语,而这种话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她对所选立场的忠诚与反对所定义的。1975年,凯尔对《巴里·林登》的蔑视态度,与她对罗伯特·奥特曼的《纳什维尔》所表现出的同样具有表演性——但更具说服力——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收养的6岁女儿,准备了5种方式杀死我

今天的故事再次应了那句老话:现实生活远比电影更精彩。

挺多电影开头都标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头一回,我听说有真实事件是“根据电影改编”的。

这个被改编的电影叫《孤儿怨》,挺有名,但是个恐怖片,很多人可能听过没看过。我在这简单讲讲,对看今天故事有帮助——

一对有爱的夫妻,收养了9岁女孩埃丝特。

却不想这个事把整个家庭拉入地狱。埃丝特行为诡异,穿着大人衣服诱惑养父,残忍地把玩伴推下滑梯,让她重伤死亡。当事态逐步升级,所有人都发现:这不是简单的坏,而是有预谋的恶。

最后,养母高举一份档案,大吼出真相——埃丝特不是孩子,而是一个患有侏儒症、精神病,伪装成9岁的33岁杀人狂。

这部电影2009年上映,但就在3年后,美国一对夫妻把自己8岁的侏儒症养女告上法庭。

这对夫妻拿出一摞证据:医学证明说女孩已经成年;精神科专家诊断女孩有反社会人格倾向;母亲亲眼看见女孩准备了五六种杀人方式,准备杀掉全家。

这事在美国引起广泛讨论,大家纷纷把“恶魔养女”的标签打在女孩身上。

一项项的控诉,都在指向一个事实:电影里的情节,在现实发生了。

2010年,巴内特夫妇接纳了年仅6岁、罹患侏儒症的乌克兰女孩娜塔莉亚,将她领养回家。

这对夫妻的领养决定,并非一时冲动。他们在养育特殊儿童方面颇有经验,其中妻子更是当地知名的特殊教育专家。他们坚信自己不仅可以给这个女孩温暖的家, 还能让她的心理像正常孩子那样健康。

这种坚信很快就被打破了——

晚上凌晨3点,养母克里斯汀·巴内特从睡梦中惊醒,她看见养女光着脚站在床前,手中的尖刀在月光下发出瘆人的光芒。她问养女:“你拿着刀做什么?”

“我要趁你们睡着时杀了你们!”娜塔莉亚面无表情地说。

两年的领养时间过去,这对教育专家夫妇,走上了法庭,而他们要控诉的对象就是看起来乖巧稚嫩的养女。仿佛过去所有他们掌握的教育手段都失效了,他们不再信任爱与童真,他们指控养女是一个“披着童真外衣的成年杀手”!

他们提到电影《孤儿怨》中的情节,发生在了自己真实的生活里——所谓的6岁养女,实际上是成年人,这些年潜伏在他们家中,试图一个个杀死家庭成员,勾引男主人去到她的身边。

大名鼎鼎的恐怖电影《孤儿怨》剧照

这对夫妻对法院讲述完这一切。最终,经过法院裁决,娜塔莉亚的法律出生年份从2003年修改为1989年。年龄调大了14岁后,娜塔莉亚被确认为成年人。

这起案件随即引发广泛热议,自此娜塔莉亚被贴上了“恶魔养女”的标签。

然而,时间流转至2019年,就在公众以为一切早就尘埃落定之际,“恶魔养女”娜塔莉亚却将巴内特夫妇送上了被告席。她说巴内特夫妇欺骗了公众。

这将本已经平息的事件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到底谁在说谎?真相是什么?

究竟谁才是恶魔呢?

迷雾剧场的六部顶级悬疑剧

1、《平原上的摩西》
像一部400分钟的电影,像一部文艺片而非悬疑片,像是我们从小走出的那个时代,里面有自己/身边某人清晰的影子。给“同在”加上一个“永远”,就如同将湖水分开,而我日日夜夜身处的平原上,却写满了误解、束缚、遗憾、错过和放不下……

2、《无证之罪》
阴冷的绥河,昏暗的街道,雾蒙蒙的空气,猜不透的人心,加上应景的片尾曲,很难不让观众融入其中。 无论是人物设定、剧情递进、故事反转都称得上创意十足,假如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那可称得上是中国版的《冰血暴》。

3、《尘封十三载》
喜欢案子以外的镜头语言,是一部特别好的群像戏。前三四集除了节奏缓慢了一点儿没啥问题,不过反而有种徐徐道来的意味,后面渐入佳境。1997年和2010的切换陈述对比,很有意义。有家常菜的那种一缕烟火,落实到小人物们气定神闲的一举一动,看得出有好好说故事。

祁同伟为什么很难在现实中的体制内混下去?

祁同伟在汉东的官场,显然是很受排挤的,新来的沙瑞金不喜欢他,李达康挖人家黑料,而自己老师高育良更是在背地里说要拿他来祭旗,总之,祁同伟在汉东的官场可谓是口碑不怎么好,但还有人觉得祁同伟要是放在现实中,大概率会过得比现在好,可真实的情况是祁同伟这种人,在现实中的官场,可能混得还不如汉东剧情里面呢!

第一点:轻易改换门庭,在体制内,是非常忌讳改换门庭这件事情的,而祁同伟在剧中是怎么做的?当时,为了上位副省级,人家动作频频,先是给李达康打下手,接着又去给陈岩石锄地,企图利用他的关系和沙瑞金搭上线,这些动作都让人看到了祁同伟的无耻嘴脸,在体制内,轻易改换门庭是大忌,祁同伟很容易给人落下不踏实的印象。

93年亚视贡献的5部神剧

1、《银狐》
当年喜欢这部复仇剧喜欢得一塌糊涂,这演员阵容也太棒了,结局也很阴暗讽刺。颜如玉确实做了貂蝉,但段却不是王允,宋泽元也不是吕布。伍咏薇色艺俱佳,只可惜剧情从宋氏父子灭亡就开始水时长了,影后争霸和三角恋都显得如此小儿科。

2、《枪神》
很漫画的风格,乍一看非常乱搞,但其实该有的都有,合格的娱乐故事,吕颂贤和万绮雯真的很搭。万绮雯很漂亮,笑起来很好看,大长腿亮瞎眼了!剧情一般有些搞笑,现在看来比较粗糙了,但是在当时算是个经典偶像剧吧!

看完白鹿《临江仙》32集大结局,才知被于正骗了

白鹿、曾舜晞主演的仙侠剧《临江仙》,在热热闹闹的播放了大半个月后,迎来了大结局,最后4集超前点播,一口气看完最后4集后,非常无语,全程就一个感觉,反转很多,但是很生硬,怎一个乱字了得,看得稀里糊涂的。

前期于正宣传这部剧非常新颖,是首部离婚仙侠,还有悬疑元素和无限流元素,算是很大的创新。也冲着这一点,很多人一边看一边猜测解密,男女主一直在 演,一个演失 忆一个演傻 瓜,观众持续发现自己被做 局,一个反转后面是另一个反 转。

好奇结局是什么样的,不知道是be还是he,关于大结局的猜测众说纷纭,像十安到底死没死,隐童子到底是布偶还是十安转世等等,但直到最后,关于隐童子的身份都没交代。而且到最后搞一圈,还是白九思和花如月两个人的情劫,配角都太工具人了。

法院版国风禁毒公益MV《护一个你》上线

19世纪上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鸦片敲开了清朝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自此,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

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销烟,历时23天,广东珠江虎门海滩上浓烟滚滚,销毁鸦片总重量达2376254斤。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侵略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世界禁毒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来源】电影《虎门销烟》剧照

千年临安,建水古城,在法治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寻找灵感,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人民法院创作了国风禁毒公益MV护一个你》。该公益MV结合清朝末年鸦片流入百姓人家的时代背景,将亘古绵延的历史文化与富有巧思的“年轻”普法形式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用清新婉约的歌词、朗朗上口的节奏和古今交织的叙事手法,不仅复刻了清末男女主人公在一方小院的生活日常,更让禁毒历史的厚重感跃然眼前。镜头从历史穿越到现代,链接的不只是时代的变迁轨迹,更是从虎门销烟到全民禁毒的精神传承。

《护一个你》法院版国风禁毒公益MV

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不负我守这河山意,月朗风清。”MV故事的开头讲述了男女主因一支发簪偶然相识后,通过书信往来相恋并结为连理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清末年间,男主因交友不慎染上毒品,生活日益消沉,钱财挥霍一空,迷茫与绝望、堕落与沉沦、失落与分离接踵而至。后男主在失去女主的强烈痛苦中幡然醒悟,回忆起曾经朝朝暮暮的美满生活,少年自有少年狂的豪情壮志,坚守浩瀚河山的铿锵风骨……最终男主在黑暗中用强大的意志与勇气找到了重生的曙光。同时,清末市井风貌、禁毒心路历程、近代历史文化、现代禁毒宣传的各情节均在MV中穿插展现……正如男主在片尾中所要表达的禁毒主题——为什么对毒品深恶痛绝?因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看懂白九思在人间成丧家之犬,才知这都是花如月的算计!

古装爱情虐恋仙侠剧《临江仙》是由白鹿、曾舜晞领衔主演,讲述了四灵仙尊花如月和大成玄尊白九思三结三离相爱先杀的故事,正在热播!

花如月和白九思定下十年之约,将他的灵力封印十年,两人再次定居在松鹤县,并且还是以夫妻相称,这次他完全融入了人间,还认识了第一个朋友林凡,两人把酒言欢,彻夜长谈。当林凡为了挽救一个命数当绝的老头而被烧死之后,花如月对白九思的冷漠无情进行了谴责,这让白九思心中产生了愧疚。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