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东北雨姐彻底凉凉!三天掉粉42万官方介入

最近,关于网红东北雨姐“红薯粉条”的事件愈演愈烈,此事已经不再是道德层面,所谓的“拘禁、恐吓”等等已然涉及到法律。

截至目前,东北雨姐一方未有针对此事做出详细的回应,但东北雨姐的老公却表示自己对此事并不了解,然而这样的回答以如今的细节证据来分析,确定雨姐老公是在掩盖一些事实,亦或者逃避问题。

9月25号,关于此事再度引来新的后续。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网红东北雨姐已经开始了持续掉粉的行为,从22号公开此事到23号发酵,前前后后也就三天的时间,东北雨姐的粉丝已经从原来的2449.2万,掉到了如今的2407万,而且数据还在变化。

不同的是,这42万的粉丝全部是活粉,由此可见此事带来的巨大影响。

美空军摊牌,做好与华冲突准备,我南部战区司令赴美

南海局势风起云涌之际,中国军事代表团应邀访美,只为一件事而来,美国空军部长大放厥词,但他可能说出了美军很多人的心里话,

中国国防部23号发布消息证实,应美方的邀请,本月18号至20号,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吴亚男率团赴夏威夷,参加印太国防军司令会议,期间与菲律宾、美国等国的参会代表互动。

中国国防部特别指出,吴亚男与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进行了会晤,二人围绕着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需要指出的是,若把二人在本月10号的视频通话算上,这是在十天内,中美两军战区级领导人的第二次对话,这种情况在过去极为罕见。

至于为何中美两军战区级指挥官如此密集地展开互动,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上个月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达成多个共识,包括推进两军战区级领导人对话,这一点可以说是美国政府的核心诉求之一,华盛顿希望以此避免中美关系失控。而中国既然已答应了这个要求,与美军指挥官展开对话就顺理成章了。

而另一方面,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争端持续发酵,菲律宾本月虽然撤走了非法滞留在中国仙宾礁海域的9701号船,但那不意味着菲律宾准备放弃挑衅,相反,马尼拉当局很可能派遣新的船只进行接替。而帕帕罗此前公开表示,美军舰艇可护送菲船在南海执行补给任务,如果美国真的这么做,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概率将空前高涨,这是美国急于与中国沟通的另一个原因。

解放军围台口子越收越紧!

妄想和解放军无人机玩攻防?台岛全力“备战”,美军送上强援

最近,台地方官员顾立雄的一番话把大家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台海这个风云变幻的区域。其不仅重复提及解放军的“灰色地带袭扰与军事恫吓”,还呼吁台岛全力备战、抗击解放军。

长期关注台海局势的小伙伴们肯定不会对“灰色地带”这个词感到陌生,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灰色地带”一直都是西方和岛内常用来描述台海局势的术语。

1、什么是“灰色地带”

美国华府智库CSIS曾发布报告称,在应对台湾问题上,大陆除了直接动武,还有很多能用的手段,比如“灰色地带”战术,其远比动武更具威慑力,甚至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灰色地带”呢?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不直接动用武力,主要通过常态化军事演习、舰机绕台飞行、突破所谓的“海峡中线”,乃至信息战等手段,来把台湾逼上谈判桌,而不需要最后关头的“武统”这一极端选项。

台地方防务部门下属智库学者詹祥威也表示,现在讨论解放军是否会“武力收台”还为时尚早,至于封锁台湾岛,这一行动操作起来确实有很多复杂因素。毕竟台湾是个海岛,从理论上讲,困台、锁台的可能性很大。

但台湾方面可能眼睁睁看着解放军封锁围堵吗?其必然会求助于美西方,所以,台湾很有可能会为了打破解放军的封锁而主动挑起战端,这样一来,锁台行动自然会被迫升级为直接的军事对抗。

俄罗斯出了个大事故

自周六起,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张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北部的一个发射场出现了一个直径62米的巨大坑洞。据推测,这个坑洞是由俄罗斯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失败并爆炸造成的。这次失败极为严重,导弹甚至未能离开发射井就发生了爆炸。目前尚不清楚是燃料加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还是即将发射时发生了爆炸,但无疑这是一次失败的试验。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实验失败,但俄罗斯官方并未对此进行确认。俄罗斯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他对此事并不了解,并建议询问军方。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否认这一事件。

萨尔马特是俄罗斯的王牌武器,一种能够发射超过17000公里并携带十枚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它还能携带滑翔炸弹。这是俄罗斯多年来精心研发的顶级武器。然而,这次失败让俄罗斯感到困扰,因为自2022年以来的多次试验中,失败居多,仅有一次成功。要确保这种洲际导弹的技术成熟和稳定性,通常需要至少20到30次的成功试验。

图为泽连斯基访美

这次失败对俄罗斯的影响非常重大。首先,时机非常敏感,正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美国,准备向拜登提交其胜利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允许美国放宽对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以便乌克兰能够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俄罗斯对此的回应是,如果美国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核战争。核武器不会手动投掷,它们需要运载工具,而俄罗斯要威胁美国本土,就需要像萨尔马特这样的远程洲际导弹。但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试验的失败无疑给俄罗斯带来了震惊。

歼20尾部细节曝光!一睹完全体超巡战力

歼-20“完全体”终于亮相了!这次亮相可不是一张模糊不清的远景图,而是尾部高清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涡扇-15发动机的尾喷管细节,一时间,军迷圈都炸开了锅。

1、涡扇-15:歼-20的心脏

从曝光的图片上看,涡扇-15的尾喷管比涡扇-10C长了不少。别小看这个变化,它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尺寸问题。加力喷管更长,意味着加力推力更大,这是歼-20能够在战斗中迅速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因素。

更有意思的是,涡扇-15的尾喷管颜色变深了,很可能采用了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这让它的耐高温性能更上一层楼,涡轮前温度可达惊人的1850K,比涡扇-10C高了整整100度。

这一点提升看似微不足道,但根据相关资料,涡轮前温度每提高100度,发动机推力能增加30%。这就好比给一个赛车手换装顶级引擎,使得它的速度飙升,极限能力大幅提升。

超声速巡航能力(简称超巡),对战机来说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歼-20的早期型号已经具备这一能力,但“完全体”歼-20不仅继承了这一优势,还增加了间歇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这个特性,让歼-20在实战中的持续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增强。

比起单纯的超巡,间歇性超巡在某些战术场景下更具杀伤力。相较于米格-31那样的老牌战机,歼-20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伊朗新总统在美国说的话,丝毫不给俄罗斯留情面

伊朗新总统态度大变,他在美国说的话,丝毫不给俄罗斯留情面。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日前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表示:“我们从未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领土,我们愿意与美国和欧洲人坐下来进行对话和谈判。”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我们从未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领土】

在此基础上,佩泽希齐扬还否认了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的消息。他说:“过去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交付,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自我就任总统以来,伊朗从没有向俄罗斯运送过这样的武器。”

佩泽希齐扬的这番言论,让一些俄罗斯媒体感到十分不满。俄媒《记者报》就以“伊朗总统不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为题进行报道,认为佩泽希齐扬想要“脚踩两只船”。

《记者报》甚至公然声称,佩泽希齐扬希望降低与俄罗斯的关系水平,以缓解西方的制裁,然而这种尝试将遭到伊朗内部其他希望与俄罗斯合作的势力的反对,比如革命卫队。

【佩泽希齐扬的这番言论,让一些俄罗斯媒体感到十分不满】

而与此同时,西方舆论对佩泽希齐扬的这番表态也不感冒。许多评论认为,伊朗只是为了解除制裁而撒谎,什么都不会改变。

库尔斯克还没收复,普京支持率先出现逆转

普京又一次赌赢了,库尔斯克还没收复,普京的个人支持率先出现逆转。

俄罗斯民意基金会(FOM)的最近更新的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尽管乌军在库尔斯克仍控制着大量俄罗斯领土,俄军的反攻也进展迟缓,但俄罗斯人对库尔斯克战事的兴趣急剧下降。

【普京的支持率走出了下滑危机】

据悉,在乌军刚进攻库尔斯克的第一周,39%的俄罗斯受访者关注库尔斯克危机,而到了9月下旬,只有12%的受访者关注此事,而相比之下,有24%的受访者更关注俄军在顿巴斯的攻势。

而与此同时,普京的支持率从库尔斯克危机爆发后的76%,恢复到了80%的正常水平,成功实现了逆转。

乌军此次进攻库尔斯克,是二战后俄罗斯领土首次遭到外国军队攻入——“特别军事行动”被打成了“卫国战争”,本以为这会给克里姆林宫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然而事实已经证明,即使库尔斯克的危机持续超过1个月,但普京的支持率基本盘仍然无法动摇。

【普京的支持率从库尔斯克危机爆发后的76%,恢复到了80%的正常水平】

看起来这次普京的确赌赢了。普京赌的是,在保持乌东方向的攻势,不从顿巴斯调动主力兵力的前提下,尽可能解决库尔斯克局势。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那当然最好;而如果不能解决,那么他相信俄罗斯民众会尽快适应这一“新的现实”,而不是把矛头对准自己,导致俄罗斯内部爆发更大的危机。

实际上,往大了来看,不止库尔斯克危机,从俄乌冲突转变为持久战,消耗战后,普京以及整个克里姆林宫都有着类似的赌博心态:相信民众会把对战争的焦虑转回到对生活的焦虑;相信普京的支持率稳定在70%甚至80%以上;相信在俄罗斯国内爆发重大政治危机前,乌克兰危机会先一步被解决。

中东大批订单转向中国制造,要求100%中国货

最近,黎巴嫩传呼机大爆炸事件真的震惊了全世界。这一连串的爆炸不仅让数千人受伤,还让大家对现代生活中的电子设备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要说这事儿,不只是个简单的机械故障那么简单,这里面可水深得很。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身边的手机、耳机、手表突然一个接一个爆炸,到时候场面有多恐怖?

9月18号那天,黎巴嫩的老百姓就过上了这样的噩梦。这里面发生集体爆炸的不是先进的智能手机,而是那些已快成为“古董”的传呼机。这些放在黎巴嫩国民口袋里的“玩具”,竟然成了一颗颗隐藏的定时炸弹。

这次黎巴嫩传呼机爆炸事件,不禁让人想起十几年前传言中的美国“远程引爆电子产品软件”。当时大家还当笑话看,现在看来,未必没有实现的可能。万一某些外国品牌的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被悄悄植入了某串代码,只需一个操作就会发生爆炸,这种情况简直让人背脊发凉!

如果各国政府和企业真要采用这种方式控制别国,那真的是让人防不胜防。这也是为什么此次爆炸事件直接让“逆全球化”加速升温。特别是中东,这次事件后,很多订单都直接要求所有采购的电子设备,必须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制造。

解放军响应号召,联合俄军在日本海演习

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挑起了新一轮的地缘政治压力,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我们明显看到,美国不仅拉拢了澳大利亚和英国成立了奥库斯联盟,还积极促成四方安全对话、七国集团等多边机制,甚至试图将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亚洲。这一切,显然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尤其针对台湾问题不断施压。

但是,美国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变量:中俄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虽然中俄尚未达成像北约那样的正式军事联盟,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一番话表明,两国在面对共同威胁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背靠背”关系。

拉夫罗夫明确指出,中俄不需要结盟来对抗共同威胁,因为两国已经有着非常富有成效的双边军事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推动了两国在多个方面的协同作战能力,防止世界陷入类似一战、二战的冲突局面。

美西方在台海问题上的施压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似乎正在进一步促使中俄两个大国走得更为紧密。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多次公开表示支持中国捍卫主权的行动。这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一种声援,更形成了一股对抗西方舆论霸权的力量。

特朗普一旦入主白宫,美军可能重返阿富汗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密歇根州的一场市政厅活动上又再次语出惊人。这位以口无遮拦著称的政治人物声称,如果他再次当选总统,美国将重新控制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番言论立即在国际政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我们不禁思考:美军真的有可能重返阿富汗吗?中亚地区是否会因此再度陷入动荡?

特朗普是这么说的:”看看我们放弃了什么,我们应该拥有那个空军基地,应该拥有石油,我们本应该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放弃了……放弃了世界上最大的空军基地,他们把它丢在了后面,但是我们会把它夺回来,我向你们保证,我们会把它夺回来。”至于这个“它”,指的就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首先,我们得承认,特朗普此番言论的主要目的并非真的要重返阿富汗,而是为了抨击现任总统拜登的对外政策。上个月17日,特朗普就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次演讲中猛烈抨击拜登政府在阿富汗撤军时留下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时刻”。显然,这位前总统正试图利用阿富汗问题来为自己的竞选造势。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