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再迎强大助力!瑞典考虑援助鹰狮战斗机

近日,瑞典正在执行对乌克兰的最新军事援助一揽子计划,总价值4.4亿美元,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包括提供JAS-39C/D“鹰狮”战斗机。而这些战斗机原本是为了进一步升级成为最新型的JAS-39E/F战斗机的,瑞典方面可能停止升级计划,并将这些稍旧的机型交付给乌克兰。

瑞典政府办公室一份文件称,目前还没有将JAS-39“鹰狮”

战斗机转交乌克兰的具体步骤,因为这可能会影响F-16“战隼”战斗机的交付,因为相比更加老旧的F-16A/B战斗机,JAS-39“鹰狮”是妥妥的四代半战斗机,性能远优于旧款“战隼”战斗机。

图片:“鹰狮”战斗机可能会交付乌克兰!

瑞典萨博公司研制的JAS-39“鹰狮”战斗机于1988年首飞,其中代号中的“JAS”缩写为瑞典语中的“Jakt”(对空战斗)、“Attack”(对地攻击)、“Spaning”(侦察)的缩写,可见这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该机也是上世纪80-90年代研制的诸多第四半战斗机中的一种,与其同时代的还有“阵风”战斗机、“台风”战斗机等,而“鹰狮”战斗机尺寸最小,成本最低,很快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轻型战斗机之一,除了瑞典空军装备外,还出口捷克、匈牙利、泰国、南非等国空军。会做生意的瑞典人甚至想出了出租“鹰狮”战斗机的模式来推动这种战斗机的出口。

其实,我国对这种战斗机并不陌生,在与泰国联合演习的时候,我军的苏-27战斗机就曾经与JAS-39C/D战斗机过过招,对其印象深刻!

图片:中国苏-27UB战斗教练机与泰国空军JAS-39D战斗教练机,可见两种战机的尺寸差距。

美国还没出手,瑞典“全线开炮”复仇

F-16顺利抵达前线后,乌军便一心念念等着预警机来,没想到,俄军“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偏偏卡在瑞典军官教授预警机使用流程之际,发起精准斩首。伴随着一声巨响,整栋大楼坍塌了一半,遍地是瓦砾残渣。

1、俄军一炸,炸出乌克兰背后强援

“伊斯坎德尔”作为俄罗斯最强大的导弹之一,尽管未曾携带核弹头,但高达380公斤的常规战斗部也足以产生巨大杀伤力。在之前的战斗中,该导弹就摧毁不少乌克兰机场、防空雷达、能源设施等重要目标。

在此次打击下,不少瑞典军官死伤惨重,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而事件发生后,两国政坛也是发生大震动:乌克兰无人机司令尼古拉·奥列修克被撤职,瑞典外交大臣也递交辞呈。

根据法新社报道,大批军官被俄军炸死后,瑞典方面“全线开炮”,赶在美国出手前,先一步宣布向乌克兰交付价值约46亿瑞典克朗,折合美元4.43亿的新一波援助,其中包括便携式防空系统、突击艇。

三艘巨舰驶入金兰湾!解放军在南海布下大网

南海海域,菲船只发起了一次次的侵闯行动,中国海警的沉着应对,暂时稳住了周围局势。与此同时,解放军三艘巨舰的行动,向外界释放了不寻常信号。

解放军3艘巨舰,驶入越南金兰湾

“和平团结-2024”联合演习结束后,中国海军一支舰队驶入了越南金兰湾。此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进行补给休整;二是与越南海军进行了包括参观军舰在内的一系列交流活动。

据悉,解放军这支舰艇编队中不仅有052D型导弹驱逐舰“合肥”号,还有两艘万吨级071型综合登陆舰。当时,越南海军出动了现役最先进的“光忠”号导弹护卫舰,前出港口30海里外迎接,最后与中方舰队一同驶入金兰湾,展现了对此次双方军事交流的重视。

(解放军舰艇停靠金兰港)

有分析称,中国海军舰队的到访,很可能是两国早就商定好的,目的是加强中越互信,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解放军此举是要给越南提个醒。

多年来,越南尝试在中美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现在还不断与菲律宾政府进行沟通,在南海问题上有所动作,很可能导致当前的局势愈发复杂。

前段时间,越南与菲律宾签署了新的合作意向书,并明确要在今年之内签署正式的军事合作协议。越南也是南海问题的相关方,中国集中精力应对菲律宾的挑衅之举时,不排除会有其他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下,解放军舰艇的现身也是一种无形的震慑。

总而言之,南海问题是中越关系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中国希望通过加深两国的合作,为双方妥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但也不会允许太“过激”的行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越南“光忠”号护卫舰)

中国在南海撒下大网,给马科斯政府敲响警钟

在许多分析人士看来,舰艇编队到访越南,可能只是中国计划中的一环,针对菲律宾的一张“大网”正在悄无声息的展开。

乌克兰弹药见底,印度提供大批炮弹惹怒普京!

第79届联合国大会于10日开幕,这一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角色之一。他计划在这个重量级的国际舞台上同拜登进行会晤,争取更多的援助。这或许是他在美国总统选举前能从拜登政府拉来财政和政治支持的“最后机会”。

现在的乌克兰,正处于一个极其严峻和艰难的战争状态。俄乌冲突持续恶化,战场局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随着战场局势不断恶化,乌军的士气也急剧下滑。

由于装备不足、人员短缺,一些乌军士兵开始出现临阵脱逃和抗命的情况。据多名乌军官员透露,俄军猛烈的攻势让乌军不少部队伤亡惨重,增援部队却寥寥无几,导致一些乌军士兵精疲力竭、士气低落。顿涅茨克地区波克罗夫斯克附近和乌东前线其他地区的部队情况尤为严重。随着乌军防线开始崩溃,俄军在最近几周加快了推进速度,让乌军始料未及。

不仅如此,美国对乌军援的迟滞进一步加剧了乌军面临的困境,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接受采访时表示,鼓舞士气是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说,俄军在人员和导弹、坦克等武器装备方面具有优势。美国对乌军援的迟滞,不仅导致乌军人员、装备等损失增加,也严重影响了乌军新部队的组建。

而且美国大选即将来临,拜登政府能否继续对乌提供军事援助,这其中的变数太多了。选前的一切决策都充满了政治考量,为了争取选民支持,拜登政府在对外政策上不得不慎之又慎。

而乌克兰作为一个棋子,一国之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和美国内政竞争息息相关。作为总统,泽连斯基执着的认为,只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向美国求援,要求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美援武器对俄罗斯进行纵深打击,就能扭转困境。

布林肯指责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导弹

9月10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天指责伊朗向俄罗斯提供短程弹道导弹,称这些导弹可能在近期被俄罗斯用于攻击乌克兰。美国财政部随即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对“参与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伊朗公司和官员采取冻结在美资产等措施。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否认了美国政府的指控,他重申伊朗不支持向俄乌冲突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的立场,并指责西方国家试图通过“虚假指控”掩盖其对以色列战争罪行的支持。

布林肯10日在与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称,美国政府曾私下警告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将导致“局势急剧升级”,但俄罗斯现在已经收到来自伊朗的导弹,“俄罗斯可能在几周内在乌克兰使用这些导弹,攻击乌克兰。”

当地时间9月10日,布林肯在伦敦举行新闻发布会

琉球岛突然部署绝密作战船!美日大动作不得不防

最近,美国和日本的军事动作可谓是小动作不断,大刀阔斧。尤其是美国,新近搞出来的一个大动作——将隐身突击艇部署到琉球群岛,这么一看,就知道对手是谁。

这不是针对我们还能是针对谁呢?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日军事同盟根本没打算掩饰他们的意图,直指我国

咱们先来看看数据。日本正在增加军费,目标是GDP的2%,这可相当于翻倍了。美国更是不甘居后,早已叫喊着“重返亚太”,现在都在琢磨着怎么重新部署他们在亚太的军事力量。而且刚刚有新消息,美国人把隐形突击艇悄悄地弄到了琉球群岛,这事儿绝对值得关注。

9月8日那天,日本那边传出来个劲爆消息:今年8月中旬,琉球群岛的当地老百姓竟然拍到了美军的海狮-2型半潜式高速隐身突击艇!这东西可是罕见得很啊。

你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个小船,哪里有这么大的威胁?真相可没那么简单。海狮-2是专门为特种作战设计的装备,一直都处在极其严格的保密状态下。要不是这次被拍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2000年左右,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家钢铁厂就开始搞这玩意儿了。据说名字“海狮”来源于“海豹突击队突入、观察和中立”快船的英文缩写,你可以理解为它是用来把特种部队快速送进敌区做秘密侦察、观测任务的

关键时刻德国军舰突然异动,不听中国警告

自2002年起,德国军舰的航线基本上离台湾海峡远远的。这次却突然露面,引发了很多舆论。德国这次派出的是“巴登福腾堡”号护卫舰和“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号补给舰,它们将在从韩国前往印尼途中,选择从台湾海峡南北穿越。这无疑是个非常敏感的操作,尤其是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

先说说背景,德国其实在亚洲没有什么地盘,也没啥传统安全议题。按理说,这一区域的事务和德国并不直接挂钩。那么,德国为什么要跨这么大个洋来“掺和”一脚呢?

根据德国媒体《明镜周刊》的报道,以及一些内部消息渠道,这件事可以归结为“迫于压力”。且不说德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在这次行动中的强硬立场,德国总理办公室等其他政府部门其实一直很纠结,不情愿。但美国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使得他们不得不统一步调,听从“大哥”的指令。

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眼瞅着中俄打不过,美国突然翻脸制裁

最近一个重磅消息炸开了锅:美国决定对印度实施制裁!这让不少吃瓜群众都直呼“卧槽,这剧情有点反转啊”,搞得大家一头雾水。要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欧美和东方的关系早已复杂多变,美国此刻的制裁打击显然是不平常的。

要理清这个事儿,我们先得看看美国自身的困境。这些年,美国在全球舞台上可是玩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在金融领域,靠美元的霸权打压其他国家经济那是一套一套的。

不过,最近却有个不小的麻烦:美国商品供应不足。这些年美国忙于挑起贸易战,搞得自己内外交困,偏偏现在还非得降息,要不然经济可真要凉凉了。但是,只要一降息,人民币就可能趁机崛起,挑战美元的地位——这简直是要命的节奏!

特朗普就堕胎权问题回应哈里斯指责:不会签署全国性禁令

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同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参加由美国广播公司(ABC)在费城举办的电视辩论。双方候选人被问及堕胎和生殖权利问题,这是2024年竞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哈里斯就此表示,“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拜登-哈里斯政府担任了倡导堕胎权的领导角色。作为候选人,她批评拜登之前支持的《海德修正案》,这一修正案阻止美国联邦资金用于大多数堕胎手术。哈里斯还抨击了“特朗普堕胎禁令”,称“特朗普不应对妇女的身体指手画脚”。

特朗普则表示,民主党在这方面很激进。但他不会签署一项全国性的堕胎禁令,并称哈里斯又在制造“谎言”。“这是一个让我们的国家四分五裂的问题”,特朗普说,这一问题应该回到各州去解决。

“美式反恐”,让世界付出高昂代价

“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想象中的‘地狱之门’被打开。”

回想起23年前的“9·11”恐怖袭击,纽约居民布鲁克斯仍心有余悸,“空气中到处都是灰尘,灯光闪烁、窗户震动、建筑物摇晃。人们在尖叫和哭泣。”

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来源:中新视频)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遇历史上最大规模袭击。

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对美国境内目标展开自杀式袭击。其中两架分别撞上世贸中心双子塔,一架撞上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五角大楼一角,另外一架坠落在宾夕法尼亚州乡野。

一系列袭击共造成约3000人死亡。而这,仅仅是这场悲剧的冰山一角。

时至今日,“9·11”恐袭所带来的“后遗症”,仍在影响着成千上万的美国民众。

恐袭“后遗症”,仍在侵蚀他们的生命

这些年来,在世贸中心遗址的纪念墙上,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增的遇难者姓名。

仅在2023年,纽约消防局就在纪念墙上增加了43名遇难者的名字。在恐袭事件中丧生的消防员总人数,也由此升至331人。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