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之后的别样起点
在香港演艺圈,许绍雄以 “Benz 雄” 的绰号为人熟知,这源于他在 1977 年成为香港艺人中第一个购买奔驰的人 ,彼时的他,开着奔驰车穿梭于城市间,前往片场拍戏,在一群为生计奔波的艺人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个绰号不仅是他独特生活方式的标志,更反映出他背后显赫的家世背景。
许绍雄出身于广州高第街许地,这是近代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族的发祥地。他的太公许应骙,在清末官场举足轻重,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官拜一品,更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获赐可在紫禁城骑马,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尊崇,彰显出许家在当时的非凡地位。叔公许崇智,是辛亥革命元勋、粤军总司令,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是参与创立黄埔军校的关键人物,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的姑婆,正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在文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一个家族,人才辈出,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杰出的代表,许绍雄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家族之中。
优渥的家境让许绍雄的早期生活与常人不同。中学毕业后,他曾协助父亲打理玉石生意,那些在普通人家难得一见的玉如意等珍贵物品,在他儿时竟只是寻常玩具,足见其家庭底蕴之深厚。1972 年,他考入无线电视第一期艺员训练班,此时的他,或许并未将演戏视为一生的事业,而是出于对表演的热爱以及对电视台运作的好奇,毕竟他有着优渥的家境作为后盾,演戏于他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爱好,而非谋生手段。在无线工作三年后,他转到丽的电视工作,四年后又回到无线,开启了他漫长的演艺生涯。但即便在演艺圈,他显赫的家世也没有成为他获取重要角色的捷径,他始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演戏的热爱,在这个行业中默默耕耘。
演艺生涯的起伏浪潮
1972 年,许绍雄从无线电视台第一期艺员训练班毕业后,正式踏入演艺圈 ,开启了他跌宕起伏却又无比精彩的演艺征程。1974 年,他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的首部作品 —— 与许冠文、许冠杰兄弟主演的电影《鬼马双星》,在影片中他饰演 “小迷糊” 一角。这部电影作为许氏喜剧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极高的票房成绩,更开启了香港喜剧电影的新篇章 。初登大银幕的许绍雄,虽只是饰演一个小配角,但他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也为他日后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基础 。此后,他在许氏喜剧和邵氏影业的作品中频繁亮相,然而大多时候他只能在影片中跑龙套,台词寥寥无几,甚至连角色名都没有。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在每一次的演出中都全力以赴,用心去揣摩每一个小角色的内心世界,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 。
1983 年,对于许绍雄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参演了 TVB 版《射雕英雄传》,在剧中饰演 “江南七怪” 中的妙手书生朱聪。这部剧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武侠剧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和追捧 。许绍雄饰演的朱聪,机智聪慧、妙手空空,他将这个角色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个角色,许绍雄不仅让内地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也让他在演艺界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后,他又陆续参演了多部经典电视剧,如 1984 年梁朝伟版《鹿鼎记》中饰演的多隆,1986 年《倚天屠龙记》中饰演的韦一笑等,他在这些剧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角色,逐渐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 “黄金配角” 。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电影行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9 年,许绍雄在电影《暗战》中饰演刘青云的上司黄启法一角,他凭借着对这个角色细腻而真实的演绎,提名第 19 届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在这部电影中,许绍雄将黄启法这个角色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展现得十分到位,与刘青云、刘德华等主演的对手戏也毫不逊色,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实力 。此后,他又在 2002 年的电影《新扎师妹》中饰演方丽娟(杨千嬅 饰)的上司钟乐海,并假冒她的老爸,他幽默诙谐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围,那句 “我是 CID 方钟 sir” 的台词更是成为了经典,被影迷们津津乐道 。
2014 年,许绍雄迎来了他演艺生涯的又一个高峰 。在电视剧《使徒行者》中,他饰演的覃欢喜一角深入人心,凭借这个角色他获得了 TVB 万千星辉颁奖典礼 “最受欢迎电视男角色” 奖项 。覃欢喜这个角色表面和善、内心复杂,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 。许绍雄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覃欢喜的多面性完美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恨 。“欢喜哥” 这个称呼也从此伴随着他,成为了他演艺生涯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此后,他又陆续出演了《使徒行者》的后续系列作品,进一步巩固了 “欢喜哥” 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