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未接招的对决戛然而止
中文说唱圈的年度风波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落幕。当杨和苏与小精灵正式宣布停止发布 Diss 作品时,不少听众仍沉浸在对 “史诗级对决” 的期待中 —— 毕竟此前三天内,杨和苏接连推出三首制作精良的攻击性曲目,歌词火药味与技术水准皆属顶级,活死人厂牌甚至已备好后手作品,计划将战局推向高潮。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早有铺垫。2024 年 6 月的旧怨未平,Asen 在 2025 年 10 月新专辑《在雨后醒来》中,借《英雄》一曲采样旧 Diss 曲目并暗讽活死人厂牌 “破防”,被杨和苏视作二次挑衅。10 月 22 日凌晨,杨和苏在微博连发质问,痛批 Asen “说不参与 Beef 却暗讽”“删歌装无辜”,直言其违背说唱 “Real” 精神,放话 “下辈子不删博”。
沉默策略消解的战场
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被攻击方 Digi Ghetto 选择了彻底的沉默。面对三首指向明确的 Diss,他们既未发布反击曲目,也无公开愤怒回应,仅 Asen 以一篇长文表态,Digi Ghetto 更官方确认 “自始至终无发 Diss 计划”。这种非对称应对,让杨和苏一方精心准备的 “音乐武器” 失去了瞄准的靶心。
网络上曾疯传 “Mac Miller 发歌助阵” 的消息,最终证实只是粉丝误传。活死人厂牌成员瑞克涛透露,团队压箱底的几首 Diss 因对手 “不接招” 彻底搁置,小精灵的表态直白又无奈:“对方没回就没必要再写了,自说自话没意义”。这场本应刀光剑影的对决,最终成了杨和苏的 “独角戏”,正如网友调侃:“像摆好麻将桌却等不来对手,再热的气氛也凉了”。
传统与新生代的文化碰撞
事件的核心早已超越个人恩怨,演变为说唱圈新旧规则的碰撞。杨和苏代表的传统派坚信,Beef 应是 “硬碰硬的作品对话”,你来我往中由听众判定胜负,这是基于实力的荣誉之战。在他看来,Asen “删歌后暗讽” 的操作,是对说唱精神的背离。
而 Digi Ghetto 的沉默策略,被解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味。支持者认为这是 “降维打击”,彰显其不屑陷入口水战、专注音乐的格局;反对者则痛斥为 “怯战”,违背了说唱 Battle 精神,在老派听众眼中 “无异于认输”。Asen 新专辑 15.2 万收藏量的亮眼数据,更让粉丝争论升级 ——Digi 粉丝称杨和苏 “蹭热度”,活死人粉丝则喊出 “有本事发歌别暗讽”。
终局背后的文化反思
这场 “反高潮” 的收尾,暴露了当下说唱圈的深层困境。过去如欧阳靖与陈奂仁的 Beef,以高质量作品交锋,终以互相尊重落幕,成为行业佳话;而今部分争端沦为 “暗讽炒作”“流量游戏”,失却了作品核心。杨和苏虽以 “先发制人” 证明了技术实力,却未得到酣畅淋漓的胜利;Digi Ghetto 的沉默虽避免了事态扩大,却也引发 “Real 精神是否褪色” 的争议。
从另一个维度看,这场和平收场未必是坏事。它避免了 Beef 滑向网络骂战与人身攻击的深渊,让音乐人重新回归创作本身。正如业内所言,说唱的核心从来是作品,Beef 的终点也应是作品 —— 无论传统擂台还是新生代玩法,失去 “真诚与实力” 的根基,再热闹的话题也留不下印记。
当压箱底的 Diss 永远封存,这场戛然而止的戏剧,留给说唱圈的不仅是遗憾,更是对 “如何守住文化根脉” 的长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