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4 日晚,备受关注的电影《阳光俱乐部》全国路演首站在清华大学热闹开启。导演魏书钧,主演黄晓明、祖峰、贾樟柯,以及总制片人王才涛一同走进校园,与现场的师生们展开面对面交流,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电影的创作心得与各自对所饰角色的深刻感悟,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艺术氛围与思想深度的视听盛宴。
在首映现场的互动环节中,主创团队与清华学子们围绕电影内容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作为电影的第一出品人,黄晓明在本片的筹备与拍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思考和努力。为了精准诠释角色,他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主动走进智力障碍群体的生活,用心与他们交流相处,逐渐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在与这些特殊群体的接触中,黄晓明了解到,许多智障患者的智力水平停留在孩童阶段,有着和孩子一样爱吃甜品的喜好,然而长期过量食用甜品,甚至会导致他们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为了更好地还原所饰角色吴优的状态,黄晓明特意为角色增重,最终将一个鲜活、真实的 “吴优” 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凭借对吴优这一角色的出色演绎,黄晓明收获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成功荣获第 26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并获得第 38 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在活动现场,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塑造角色的过程,以及如何透过主角 “吴优” 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交流中,黄晓明引用了加缪的名言 “应当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认为吴优这一角色承载着一种现代隐喻,蕴含着一种关于生命的钝感力。就像西西弗斯一样,只要他自己认为所做的行为是有意义的,那么他的行为就能够拥有意义。黄晓明感慨道:“快不快乐这件事其实是我们主观决定的,不受任何外部规定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视作一切发生的事情是快乐的,我们就是快乐的。” 这番话引发了现场师生们对生命意义与快乐本质的深度思考。
当话题聚焦到祖峰所饰演的哥哥 “吴迪” 时,主持人好奇地问道,为何角色会有从 “找神医” 到 “找神鸡” 的转变。祖峰结合对角色的理解给出了精彩解答,他认为影片中的哥哥 “吴迪” 是一个更寻常、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角色,像极了普通的我们。在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困境时,吴迪感到无力与之抗衡,在一次次尝试与挣扎后,只能转而寻找新的心灵寄托,而 “找神鸡” 正是他在迷茫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祖峰的解读让在场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了角色背后的无奈与挣扎,也感受到了平凡人在生活困境中的真实状态。
此次路演中,最让观众惊喜的当属 “演员贾樟柯” 的亮相。以往,贾樟柯在其他电影中几乎都是以客串角色登场,而在《阳光俱乐部》中,他一改往日的客串身份,饰演了蔡博士这一十分关键的人物。据悉,这或许是贾樟柯出演时间最长的一个角色,这一选择足以体现出他对本片剧本质量与导演能力的高度认可和重视。谈及这个角色,贾樟柯表示自己非常珍惜这次演出机会,同时他还笑着调侃,这是自己第一次饰演 “高学历” 的角色,言语间满是对这个角色的喜爱与对此次合作的满意。
《阳光俱乐部》清华路演首站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主创团队的真诚分享不仅让观众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影背后的故事,也让大家对电影本身充满了更多期待。相信这部蕴含着深刻生命思考的电影,在后续的路演及正式上映后,能够引发更多观众的共鸣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