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魂计》的故事脉络里,三对母女的命运走向,早在学校处理老师体罚骚扰事件时便埋下伏笔。黄宜臻满心满眼都是女儿安琪的成绩,只因涉事老师是名师,便一心想息事宁人;赵静坚守原则,不仅坚持要开除老师,还夸赞女儿欣怡的勇敢;汪慧君则像棵 “墙头草”,一会儿认可老师的名师身份,一会儿又谴责老师的恶行,表态时犹豫不决,却在最后投下关键一票,选择和赵静一起将老师的行为上报教育局。
性格迥异的母亲,养出了截然不同的女儿。安琪承袭了母亲的生存智慧,最懂得保全自己,最终成为三人中唯一安全逃离的人;欣怡秉持母亲的刚正不阿,在园区里遭遇了最残忍的虐待;真真的立场则最难分辨,是她把欣怡骗到园区,可也是她主动报警。这三对母女的故事线本应是剧集的核心亮点,她们之间既是盟友又各有所求的微妙角力,若能作为叙述重心深入刻画,定会让观众眼前一亮。
可惜的是,这条精彩的主线时常被各种支线打断。剧中并非没有亮点片段,电诈桥段拍得猎奇又细致,邪教部分极具可信度,诈骗犯家族有完整前史,甚至还有男妓勾引假名媛只为复仇的支线。但当这些内容一股脑塞进一部剧里,就像把年夜饭所有菜倒进一个大锅炖,再好的食材也变得混乱,所有精彩都被冲淡,最终只剩平庸。
作为网飞出品的台剧,《回魂计》后几集的反转可谓 “用力过猛”,颇得陈思诚式反转的 “精髓”,不管剧情是否合理,只求让观众感到惊讶。比如电诈头子张士凯与妹妹的情节,前面用大量细节铺垫两人兄妹情深,张士凯做电诈是为给妹妹赚学费,妹妹也是探监时唯一为他落泪的人。可当复仇小队用张士凯的命威胁妹妹时,妹妹举枪救下哥哥,下一秒却又把枪对准哥哥,称其作为杀人犯、诈骗犯阻碍自己活在阳光下,紧接着张士凯一打方向盘,妹妹当场撞死。这般突兀的反转,只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忍不住疑惑 “到底看了啥”。
《回魂计》就像一块鸡肋,有许多值得一看的片段,整部剧看下来却让人无语。它制作精良,却更像一部精彩却破碎的短剧。近年来不少网飞大剧都有类似问题,阵容强大、题材丰富,用一套看似带感的公式批量生产,最终呈现出的却是不上不下的作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内娱顶级班底拍出的平庸烂剧,其实创作出好故事的核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起初或许是捷径,可反复使用后,反而变成了阻碍优质创作的远路。《回魂计》的遗憾,也正是这类剧集的通病 —— 手握好牌,却没能打出精彩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