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芬德拉》的 30 亿播放余热未消,马厩制片厂另一部短剧《一见钟情》又迅速引爆市场,上线仅一天红果热度值便突破 7000 万。这部剧的女主王格格与凭借《盛夏芬德拉》爆火的男主刘萧旭,均是马厩制片厂自家签约演员。这一现象,正是当下短剧行业 “攥着演员才敢开戏” 的生动缩影,曾经 “有剧本就能拍” 的时代早已远去,演员已然成为决定剧集流量与分账能力的核心力量,自家签约演员出演自家剧集,正逐渐成为行业常态。
短剧演员的 “明星效应”,在柯淳爆火后首次清晰显现。自此,头部演员彻底成为行业 “香饽饽”,片酬水涨船高,档期更是一位难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各家公司纷纷开启 “锁人” 模式。听花岛牢牢握住李柯以、曾辉、韩雨桐等头部演员,底气十足地在系列剧中打造 “全明星班底”;凡酷文化的陈添祥,凭借《月满西楼》中的白发造型成功出圈后,红果粉丝数突破 120 万,档期直接排到了明年,其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头部演员争夺激烈,新人挖掘同样白热化。在横店,星探的身影比演员还要忙碌,他们守在片场门口,只为向刚露脸的新人递上一张名片,生怕错过下一个 “潜力股”。各家公司的经纪部门更是各显神通,展开花式抢人操作。欢瑞推出 “新生计划”,吸引了 24000 份新人简历,最终签下 100 多人,并将这些新人纷纷投入短剧中 “以演代练”,为公司储备后备力量;点众旗下的河马星驰则另辟蹊径,从合作过的演员中筛选签约对象,计划在第四季度实现签约演员覆盖公司剧集主演的目标。
就连知名演员黄晓明也瞄准了短剧经纪这片蓝海,于今年成立 “炳璨文化”,正式入局短剧经纪业务。从 8 月至今,短短几个月时间,炳璨文化已签下 5 位新人演员,其中最具人气的柴慧欣,红果粉丝数也仅有 12 万,与头部演员差距明显,却也侧面反映出短剧新人市场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然而,在这场热闹非凡的演员争夺战背后,行业的深层问题才刚刚显露。众人皆知短剧行业在疯狂抢人,但抢来的演员是否真的具备 “扛剧” 能力,能扛起剧集流量与口碑的大旗?对于演员而言,是选择签约公司寻求稳定发展,还是凭借自身实力单打独斗更有出路?科班出身的演员与非科班演员,又该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机会?
这些问题尚无定论,而围绕短剧演员展开的新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却已然硝烟四起。未来,短剧行业的演员格局将如何演变,值得整个行业持续关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