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钟情于血浆和恐怖元素的影迷而言,这 30 秒的删减可谓是釜底抽薪,极大地削弱了影片的精华部分。即便是在 IMAX 厅观影,沉浸感与刺激感也因这些删减大打折扣,仿佛满心期待地登上过山车,在最高点即将俯冲之时,却突然被拉回原点,实在是令人失望。
这些突兀的剪辑不仅让画面失去了连贯性,更破坏了恐怖氛围的营造。就拿钢琴砸熊孩子的片段来说,前期铺垫了钢琴松动的细节,观众的神经早已随着镜头的推进而紧绷,期待着那一瞬间的爆发。可就在关键节点,镜头突然切换,如同在紧张的剧情中硬生生插入了一段空白,让观众的情绪无处释放,积累的恐惧感瞬间消散。
从系列风格的延续性来看,《死神来了》之所以能在恐怖片中占据一席之地,正是因为其毫不避讳的血腥场面和独特的死亡设计。前几部作品中,那些精心构思的死亡场景,虽然血腥却带着一种黑色幽默般的宿命感,让观众在恐惧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刺激。而《死神来了 6》的这些删减,让原本硬核的 R 级风格变得温和许多,更像是为了迎合大众市场而做出的妥协。
对于老粉丝而言,这种妥协无疑是一种伤害。他们追随着这个系列多年,早已熟悉并喜爱上那种极致的恐怖体验。如今看到影片为了删减而变得支离破碎,心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有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就像喝惯了烈酒的人,突然被换成了白开水,索然无味。”
而对于新观众来说,这样的处理也可能让他们对这个系列产生误解。他们或许会疑惑,为何这部被称为经典恐怖系列续作的影片,在恐怖元素的呈现上如此保守。这不仅不利于新观众了解系列的精髓,也可能影响影片的口碑传播。
尽管影片在其他方面或许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剧情的创新、演员的表演等,但血腥镜头的删减就像一块短板,让整部作品的质量大打折扣。对于一部以恐怖为核心卖点的电影来说,失去了足够的血腥冲击,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很难再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
这些删减使得影片的血腥程度有所降低,原本硬 R 级的影片风格也因此变得相对克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死神来了》系列一贯以血腥、惊悚为卖点的独特魅力,也让不少期待原汁原味恐怖体验的观众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