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8 月 4 日晚,黄奕在社交平台留下简短十二字:”只是喜欢,没有出道,感谢善意,停止伤害。” 这行字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早已因她女儿黄芊玲的 “练习生梦” 而沸腾的舆论场中,激起了更复杂的涟漪。

         时间倒回 7 月 18 日,黄奕发布的一段母女对话视频首次将这场风波推向公众视野。视频中,12 岁的黄芊玲正值小升初关键期,却明确表示放弃英国留学计划,理由是 “英国教育很落后,像机器人一样不开心”,转而执意要去韩国当练习生。面对女儿 “你能当明星,我为什么不行” 的质问,黄奕起初用 “200 万人抢 75 个位置” 的残酷数据试图劝退,甚至提及韩庚等前辈训练致伤的案例警示行业艰辛。

         彼时网友的评论尚属温和,多围绕 “学业优先” 展开劝说,甚至有人直言 “以她的长相不适合当练习生”。但半个月后的 8 月 3 日,黄奕发布的韩国之行视频彻底点燃了争议 —— 镜头里母女俩既游玩看演唱会,也记录了黄芊玲在舞蹈室高强度训练至累瘫在地的场景。女孩对着镜头说:”压力大到崩溃时也会哭,但梦想需要汗水浇灌”,并承诺回国后会兼顾学业继续练习。

         这段视频让网友产生了 “被试探” 的愤怒。”之前的纠结都是演的?” 类似质疑声中,更尖锐的批评逐渐浮现 —— 由于黄芊玲生父黄毅清曾因吸毒贩毒、诽谤等罪名被判 16 年有期徒刑,不少网友提出 “缉毒警察子女需隐姓埋名,毒贩子女却要光鲜出道” 的强烈抗议,评论区开始出现 “你爸爸是毒贩” 的攻击性言论。

         目前舆论场呈现明显的撕裂状态:支持方认为 “父罪不连子”,12 岁孩子的梦想应被尊重,攻击谩骂已越过底线;反对者则坚持公众人物的道德门槛,认为有劣迹亲属者进入娱乐圈会造成不良示范。这种对立折射出娱乐工业与社会伦理的深层碰撞 —— 当 “梦想” 遇上复杂的家庭背景,舆论该如何把握批评与伤害的边界?

         黄奕的十二字回应或许暂时无法平息争议。正如黄芊玲在视频结尾写下的:”韩国之旅结束了,但梦想没有结束”,这场关于成长选择、公众监督与明星家庭困境的讨论,显然也远未到落幕之时。在流量与争议交织的当下,这个 12 岁女孩的舞蹈鞋上,不仅沾着训练室的汗水,也承载着远超她年龄的舆论重量。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