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3日报道:昨晚,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首映礼在上海举办。作为“中国奇谭系列”首部动画电影,该片由《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打造,延续短片世界观并开辟平行时空新故事线——小猪妖、蛤蟆精与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草根取经团”,踏上笑泪交织的西行冒险,以无名小妖的平凡视角,讲述怀揣英雄梦的荒诞热血之旅。
本次首映礼以“没有名字”为主题,巧妙呼应了影片主角无名小妖的平凡身份。活动现场,电影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兼编剧於水,编剧刘佳,策划、制片人崔威,总制片人李早等核心主创悉数到场;上影厂艺委会成员、《宝莲灯》导演常光希,《猴子捞月》导演周克勤,《邋遢大王奇遇记》编剧凌纾等老艺术家也受邀出席,现场唠起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坚持国风,是对传统和前辈经典的传承与致敬。传统本身更是我们创新的本土源泉,唯有立足于此,才能做出真正有特色的属于自己的创新。”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一开口就揭秘了影片的“国风密码”,他特别强调,影片的国风表达并非“用镜头表现笔墨”,而是“用国风笔墨构建电影镜头”,“观众能在其中看到更丰富的色彩、光影和真实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感受国风之美,正是我们追求的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用国风笔墨画镜头 妈妈催喝水也能成笑点
为何要坚持中国风动画,策划、制片人崔巍用“中国美食”打比方:“中国人出国总爱吃中餐,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和家乡情感需求。电影在美术、视听、音乐中融入大量本土元素,就是我们对文化身份的表达——既然热爱,为何不用?我们希望通过作品传递这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影片中有不少让观众笑到拍腿的桥段。导演兼编剧於水坦言“全是生活灵感”:“四个无名小妖偏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从故事架构就搭好了喜剧框架。人物设计也充满反差,比如‘社恐的孙悟空’‘话痨的沙僧’,这种设定能自然生发出很多笑料。”於水笑着举例,小猪妖妈妈总催他喝水的戏,就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动画短片里葫芦是空的,妈妈说‘怎么不喝水‘,电影葫芦里满了,妈妈还说‘怎么不喝’——天下妈妈都这样!”
编剧刘佳补充,创作中会观察生活并夸张凝练:“比如小妖怪们找公鸡画师画师徒画像的戏,就映射了现实中甲方乙方反复修改的关系,用荒诞感放大了生活中的小无奈。”
现场,老艺术家们看得眼热。《宝莲灯》导演常光希感动于影片的创作初心:“作为老一辈动画人,仿佛看到了我们当年创作的经历,中国动画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后生可畏。”《猴子捞月》导演周克勤则为“二维动画”站台,他认为,二维动画的艺术性和绘画性无可替代,能更好地承载导演的美术追求,中国动画不能没有二维形式。
《邋遢大王奇遇记》编剧凌纾点赞西游文化的创新传承:“西游是中国伟大的文化传统,到了新一代依然能焕发新生。《浪浪山小妖怪》里没有孙悟空的镜头,却处处有他的影子,这就是对传统的巧妙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