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政策还暴露了美国“规则霸权”的双重标准。美国的关税措施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等国际贸易规则,是“单边主义与侵略行径的延续”。
然而,美国凭借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二级制裁”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迫使第三国在美委之间选边站队。
这种“长臂管辖”模式此前已在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制裁中反复运用,如今再度成为打压战略对手的工具。
对中国而言,这一挑战亦蕴含着转型机遇。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拉美、非洲的能源合作,逐步构建多元化的进口网络。与此同时,中国加速推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图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施压可能倒逼中国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在光伏、氢能等领域抢占技术制高点。
破局单边制裁的可行路径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国际社会的反应呈现分化态势。
委内瑞拉政府率先发起反击,宣布将诉诸国际组织维权,并呼吁新兴经济体联合抵制单边制裁。
中国外交部则重申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强调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性。
这种立场的一致性,为构建“反制裁联盟”提供了政治基础。
从历史经验看,单边制裁的效力往往取决于目标国的国际支持度。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通过深化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开拓亚洲市场,成功抵消了西方制裁的影响。
类似地,委内瑞拉若能强化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的合作,或可通过本币结算、能源换投资等模式突破美元体系的封锁。
此外,国际社会若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完善针对单边制裁的争端解决机制,可以有效遏制美国滥用“经济武器”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浪亦不容忽视。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关税政策被认为是导致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将美国拖入衰退泥潭。这种内外压力交织的格局,或将为国际社会争取谈判空间提供契机。
结语
特朗普对委内瑞拉石油买家加征关税的威胁,既是美国霸权逻辑的延续,也是全球秩序变革的缩影。在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碰撞中,国际社会亟需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对于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既是挑战,更是推动能源自主与技术创新的机遇。以邻为壑的制裁终将反噬自身,唯有尊重国际规则、深化多边合作,才能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