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导演孟亮又一部新作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了,在第一时间追看完首播的数集过后,笔者整体的感受是,这是导演孟亮在年代剧上的又一次稳定地发挥。多年耕耘时至今日,可以说,导演孟亮在现实主义赛道,尤其是在年代剧领域的创作,创作能力已炉火纯青。
先前孟亮留给观众和业内更多的印象是:高产、高收视率代名词、年代剧之王、央视常客等等。一个年轻的导演何为选择厚重题材进行深耕?孟亮作品高收视的“秘诀”何在?孟亮在题材上今后会有多元化的涉猎吗?逢孟亮新作开播之际,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带着这些疑问对孟亮进行了独家专访。
新作《陌上又花开》演绎“女版哪吒”
“修路铁姑娘”再现时代大潮下奋斗精神
电视剧《陌上又花开》讲述了挂月台山村因挂月路崎岖难行发展受阻,在村党支部支持下,铁姑娘突击队队长马春秀和民兵队长于大河组织村民抢修挂月路,因马春秀决策失误停工后进城打工筹措资金,期间众人情感和人生选择发生变化,最终在政府支持下党员干部带头奋战,挂月台拥有了连接外界的天路的故事。
在人物塑造层面,该剧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女性角色,如:“铁姑娘”队长马春秀(马藜 饰)堪称“女版哪吒”,为了解决村民山路的难题,她立志带领大家打通天堑,逆天改命,再如温婉大方的老大苏丽蓉(蒋方婷 饰)和性格率真的老三王水灵(崔心心 饰)。更为难的是,该剧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人物性格和时代环境的相统一,如:马春秀身上有那个时代奋斗者的“野性”,苏丽蓉是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及贤妻良母的代表,王水灵代表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在叙事层面,该剧在叙事切入口上充满巧思,以“修路”这样一个小切口来展现大时代的浪潮,探讨人物命运和时代的关系。正如该剧导演孟亮所说:“修的不仅是村里的道路,更是心灵之路,人生之路,时代之路。”
在主题表达层面,在笔者看来,孟亮延续了他之前作品的思想和主题,依然注重不同历史时期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时代的关系,同时适度叠加新的元素,让现实主义年代剧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
六部作品登陆八黄,三次全年收视前三
孟亮作品为何成为收视率的保障?
从2020年至今,导演孟亮已有六部作品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且三次获得全年收视前三的成绩,根据CVB数据统计,《妈妈在等你》平均收视率达1.77%,《亲爱的孩子们》平均收视率达1.63%,《远方的山楂树》平均收视率达1.59%。孟亮作品为何受央视如此青睐?又为何能屡屡斩获超高收视?在观看完孟亮过往作品后,笔者总结了孟亮作品的几大成功要素。
一是,对长篇电视连续剧戏剧结构和节奏的准确把控。
孟亮的作品,多以30—40集体量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为主。对于长篇电视连续剧这样的艺术载体,孟亮认为剧本是重中之中,只有把故事讲好了,才会每日吸引观众守在电视机前定时“陪伴追剧”。因为重视剧本,孟亮先后和著名编剧林和平合作了《爱在青山绿水间》《丁大命》《远方的山楂树》《我和我的三个姐姐》4部剧,对长篇电视剧剧作的认识,达成了成熟的默契。
在孟亮的过往作品中,剧中主角们的爱情、婚姻往往会经过多重的波折,历经沧桑才获圆满。孟亮表示,这就是长篇电视剧的叙事技巧之一:“其实绝大多数长篇电视连续剧,男女主都会构建起爱情、事业、家庭三条故事线,如果男女主第一集就牵手了,观众就会失去追剧的动力,也无从构建一个长篇。”
二是,塑造了令观众印象深刻的经典人物、深挖人性。
金庸曾这么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莎士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百世宗匠,绝不在于其作品情节的曲折、多变,而是在于他笔下的各种精彩人物,以及对人性的深邃挖掘。”电视剧亦是此理,人物是一部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