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虽然结束了,但春节档电影的战火却越烧越猛。
《哪吒2》的票房冲上了86亿,眼看着就有机会碾压全球影史票房第十名——120亿的《狮子王》,导演饺子画破亿海报快画出火星子。
这边吒儿掀翻全球,另一部《唐探1900》也在闷声干大事。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随着《唐探1900》正在热映,陈思诚导演电影票房超152.27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
排在半路出家的陈思诚后面的,是徐克、张艺谋、陈凯歌、饺子等一众专业派大佬。
你可以吐槽陈思诚的电影有套路,但你不得不服他的赚钱能力。
当观众在影院为“唐探宇宙”贡献28亿票房时,陈思诚早已用十年时间验证了他的商业公式:
类型片混搭+工业化生产+下沉市场=稳赚不赔的印钞机。
很难想象,《唐人街探案》第一部已经是将近十年前的电影了。十年之间,《唐探》系列已经上映了三部,而且其中有两部都是在春节档上映。
但把陈思诚送上第一之后,《唐探》的口碑也快被榨干了。
中式合伙人:
王宝强的傻+陈思诚的精明
春节档大战,不是考验的技术,本质是一场人性之战。
尤其是今年春节档,光看看各大影院的上座率就能对是演哪部电影猜个八九不离十。
连犄角旮旯都爆满的就是《哪吒2》,只有犄角旮旯爆满的就是《射雕英雄传》。
一个拿出了顶级特效,另一个拿捏了肖战粉丝。
但《唐探1900》却走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据艺恩数据统计,当时《唐探3》在三线以下城市的票房占比达47%,其中“王宝强式喜剧”被62%的观众列为首选理由。
如今2024年春节档,哪怕县城影院粗暴的用Excel公式一不小心排出了《唐探1907》,也阻挡不了他目前稳居第二位的实力。
在唐山某四线城市影院经理爆料:“春节带着老人孩子来看电影的,十个有八个会选《唐探》。老人记得周润发,中年人喜欢王宝强,年轻人还有刘昊然。”
这种全家欢属性,让《唐探》成为春节档的观影刚需品,就像过年中国人对徐福记的执念——未必好吃,但是必须存在。
而今年春节档,当其他导演还在为排片率厮杀时,陈思诚早已找到了营销突破口:情怀。
在唐探上映前,影评号评论,“只有王宝强的傻,才能中和陈思诚的精明。”
营销号配文,“烂人也有真心,陈思诚对王宝强,真的是明目张胆的偏爱…”
陈思诚自己说,“《唐人街探案》,是我写给王宝强的一封情书。”
电影当然也舍得在演员配置上下本钱,周润发、岳云鹏、白客,很多几个镜头的配角都用到了太保、奚美娟、李成儒这样的老戏骨,包括再次跟陈思诚合作的约翰库萨克。
《唐探1900》做出的第二个“精明事”,就是打出了一张爱国牌。
或许陈思诚自己也知道,旧版本的唐探宇宙其实已经玩不出花来了,甚至有一些审美疲劳,舅舅外甥“血浓于水”的梗大概率是不会奏效了。
所以这部索性就把时间提前到公元1900年,让它在时间线上就和前三部脱离关系。
不讲秦风和唐仁的延续,改讲俩人在旧金山唐人街的破案故事,一个华裔印第安猎人,一个留美青年。
王宝强唐仁变阿鬼,善良老舅爆改邪恶双马尾。
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白人女子在唐人街被害,嫌疑人却是一名华人男子,民众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取缔唐人街。
这是《唐探1900》的开篇。
陈思诚将镜头对准了这段被“排华法案”撕裂的历史,用一桩离奇命案揭开华人移民的屈辱与抗争。案件真相直指种族歧视的荒谬逻辑——白人警探为转移社会矛盾,刻意构陷华人。
越来越多人被卷入了这起案件。他们不得不挺身而出,在各方的质疑声以及巨大的压力下,找出真相,还华人社区一个清白。
陈思诚直接上了高度:“唐人街是荣耀的象征,更是屈辱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