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2》很好看,但角色哪吒却很难让我共鸣。
昨天晚上,我带孩子三刷了哪吒,一刷看热闹,二刷看特效,三刷突然觉得:
一部优秀的电影就像一面多棱镜,不同阅历、不同心境的人,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世界。
孩子看着哪吒、敖丙冲出巨鼎,会兴奋地喊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是他们对英雄的崇敬,对抗争精神的天然向往;
但于我而言,越来越对这两个角色,有一股难以言说的疏离感,我越来越难以对他们产生共鸣了。
为什么无法共鸣?因为他们主角光环太强了。
一个是魔丸一个是灵珠,一个陈塘关李靖之子,一个龙宫太子。
出身名门、天赋异禀,还未出生时,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两位高人就等着教导他们。
所以一出生他们就站在了普通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起点。
从最初他们就注定不是凡人,他们是先天圣体,他们是主角,所以注定会赢。
反观现实,大多数人什么都没有。
没有哪吒的出身、师父、哥们、没有魔丸神力和主角光环,只能咬着牙默默前行、挣扎求生。
初看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哪吒,可再看发现我们更像是申公豹、申小豹、申正道,土拨鼠、石矶娘娘、还有一众海妖,更可能是那群被焦化的陈塘关民众……
太多的人,寂寂无名,在现实世界里挣扎求生,也不过是电影里面的炮灰罢了。
申公豹:考入编制的小镇做题家,我越来越心疼申公豹。
他出身妖族,在那个仙妖有别的世界,妖族身份天生低人一等。
但因为他足够努力和争气,成了全村“唯一的大学生”,考上了天庭的编制。
他终于跨越了阶层,成为了全村的骄傲。
然而即便他能力出众,却始终无法摆脱出身带来的偏见和限制。
为了能有一番作为,他修炼百年都没回过家,勤勤恳恳地工作,甚至还做过捕妖队队长。
捕妖队是做什么?鹿童知道,申公豹也知道,但为了能升职,他干尽脏活累活,还被上司PUA。
但最后发现,拼尽全力存下的两颗仙丹,而领导却有满满一大筐。
而大领导根本不看他的成绩,升职、机会只留给根正苗红的仙人。
他因为出身,前途早就被堵死了。
他愤怒出走,把希望寄托在敖丙身上,试图通过培养敖丙,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万万没想到,他不仅家被抄了,自己还被扣上屠杀陈塘关的帽子,成了领导权力欲望下的背锅侠。
为什么越看越共情申公豹?
因为他像极了现实中,那些出生普通的中年人。
勤奋努力、早出晚归、拼命工作,干着最累的活,拿着微薄的薪水。
省吃俭用只为攒下几颗仙丹,寄回家给家人改善生活。
但他们却在就业、晋升的路上,因为出身、性别、学历等因素受尽不公平的对待。
看懂了申公豹的故事,才明白他的那句:
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的绝望。
命运的捉弄,社会的现实,一次次将他击倒,但他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公平的机会,一个能过上好日子的可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