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登顶!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13时25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票房(不含预售)达57.754亿,超《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
达成这个载入史册的成就,哪吒仅仅用了8天时间。
纪录还在不断刷新,据灯塔专业版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7日18时8分,《哪吒2》票房突破65亿;猫眼专业版给出的《哪吒2》最新票房预测,已经上调至108.53亿。
除此之外,《哪吒2》还拿下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动画片票房冠军、动画片单日票房冠军以及动画片首日票房冠军等多项荣誉。
伴随着《哪吒2》票房大捷,作为背后唯一直接参与的A股上市公司光线传媒,赚得盆满钵满。
光线传媒于2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哪吒》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可为光线传媒带来约9.5亿元至10.1亿元的营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后续观影人次的持续增长,光线传媒最终从这部电影中获得的收入,无疑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级市场上,2月5日-7日三个交易日,光线传媒累计涨幅超40%,领先于一众传媒影视公司,最新市值为409.53亿,相比于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79.57亿元的市值,总市值在不到两周内飙升了130亿元。
初识:一拍即合
在《哪吒》系列电影的辉煌背后,光线传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伯乐”角色。
《哪吒》系列电影的导演饺子(本名杨宇)并非科班出身,他曾考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大三时开始自学动画,并于后来耗费三年打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拿下多个奖项。至此,饺子也开始在动画行业初露锋芒。
2015年,光线传媒旗下的彩条屋影业的总裁易巧在看过饺子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后深受震撼,亲自前往成都找到饺子。
据饺子透露,”当时易巧专门飞到成都找到我,问我是否能沉淀3到5年的时间,去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作品。还提出在这期间,彩条屋可以保证工作室不出运营问题,让我放下外包项目,专心做长篇。”
彼时,我国动画电影市场正处于探索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市场规模稳步上扬,当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以9.56亿的票房一度成为现象级作品,观众对动画题材的热情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优质内容的稀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接到光线传媒递过来的橄榄枝后,饺子团队开启了《哪吒》系列的创作大门,从故事构思到具体情节设计,饺子和编剧团队反复打磨,他将传统神话进行大胆创新改编,塑造出一个叛逆又充满人性挣扎的”魔童”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