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田对于光线的中国神话宇宙寄予厚望。过去几年,他多次对外强调,光线构建的中国神话宇宙将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初步估计中国神话宇宙的基础框架将由几十部动画电影作品构成,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持续几十年。”他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光线已经规划出二十多部神话宇宙作品。

为此,光线在 2023 年专门在公司内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光线动画。和彩条屋影业主要依靠外部工作室合作不同,光线动画旨在出品光线自有的动画电影。

按照王长田的表述,光线动画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神话宇宙进行规划和管理。换句话说,光线动画就相当于王长田的”漫威影业”,要从头构建起光线的中国神话宇宙。甚至王长田也公开表示,中国神话宇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漫威宇宙。

去年 12 月上映的《小倩》是光线动画出品的首部动画电影,被王长田视作”中国神话宇宙”的开端。只是,《小倩》出师不利,令光线的神话宇宙再度蒙上一层阴影。

02|比漫威宇宙更难的路

某种程度上,王长田选择用动画来构建起的中国神话宇宙,是一条比漫威超英电影更艰难、前景也更不确定的道路。

和人们普遍认为动画电影比真人电影投入更低、回报更明确的惯常概念不同,动画电影实际上才是电影产业中最考验工业化实力的品类。和《流浪地球》《封神》系列开启的中国特效电影工业化类似,《哪吒》系列代表的也是中国动画产业的最高水准。

看看《哪吒 2》的片尾制作名单你就知道了。这部耗时 5 年制作的动画电影,拥有超过 1900 个特效镜头,需要 138 家动画制作公司共同打造,累计为《哪吒 2》提供支持的全国动画人员超过 4000 人。《哪吒 2》总制片人王竞对媒体表示,”可以说,国内大部分的动画优秀人才,都为这部影片奉献过。”

一些特效场面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的打磨。《哪吒 2》的主创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仅仅是片中只有短短 10 秒时长”穿心咒”画面,特效团队就花了一年多时间制作。

可如果一部电影需要全行业支持才能完成,就很难称得上是工业化的进步。《哪吒 1》上映之时,彩条屋前 CEO 易巧就对媒体表示,”我不觉得 1600 多人、几十家公司参与的方式是好的,这是不能持续的。”

这种情况至今未能得到改变。国内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普遍在 3-5 年,远超市面上大多数真人电影。

去年追光动画出品的历史题材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制作周期超过 3 年,需要近 300 人的原创团队以及近千人的行业支持团队支撑。同样是光线出品的动画电影《深海》,更是由近 1500 人的制作团队花费 7 年时间打造。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