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罗德里对于曼城运转正常的价值,上赛季他缺席的赛事,曼城不胜。即使本场没拿下曼城,但假手其它球队拿下(没有罗德里的)曼城,效果是一样。阿尔特塔为什么要这么做?说个故事。当年利兹联和巴萨在欧冠半决赛相遇,利兹联对盯防克鲁伊夫做类似部署,克鲁伊夫拿球,利兹联球员轮着踢他,克鲁伊夫很快被“冻”出比赛。这招是从德国人那学的。世界杯决赛,福格茨等人正是用这个套路,成功瘫痪了荷兰的核心。没有罗德里,阿森纳得以立刻反超,半场还没结束。
反超后,阿森纳不仅有领先优势,还有场面上的优势。但特罗萨尔领的第二黄,让比赛走势急转直下。奥利弗给的两黄没有问题,第一张是特罗萨尔从后拉拽萨维尼奥球衣;第二张是特罗萨尔从后侵犯贝席,哨响后还蓄意踢走皮球。如果第二张黄牌不给,赖斯岂不是白停一场?再说个远点的例子。当年阿森纳和巴萨欧冠遭遇,因为哨响后依然起脚,吃了第二黄。
剩下50多分钟,阿森纳要顶住曼城反扑,难度不小,但并非做不到。但阿尔特塔做了一个让人不解,还是非常消极的决定:撤下萨卡,换上本怀特,由四后卫改为五后卫。本来还有希望带走3分,这么一换,将场上主动拱手让人。格瓦迪奥尔再无后顾之忧,杀到阿森纳禁区驻防,多次起脚考验拉亚反应(前后9次扑救险球)。由于格瓦迪奥尔在阿森纳禁区形成第二高点,导致客队百密一疏,最后时刻走漏了科瓦契奇,进而走漏了斯通斯。比赛最后20多分钟,阿森纳的后防被压缩至扁平状,中场和后防的距离不足10米。也就曼城的远射不济(最会远射的已缺阵),阿森纳才挺到最后一刻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