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票房 7.3 亿美元、豆瓣 8.6 分、内地首周票房破 3.83 亿,《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的票房与口碑双爆,不仅印证了优质 IP 的强大生命力,更给深陷 “老登电影” 争议的中国电影市场,递上了一份可直接借鉴的发展答卷。在公式化创作泛滥、观众审美疲劳的当下,这部作品的成功逻辑,正是国产电影突破困局所急需的 “破题密钥”。
全产业链布局:让 IP 生命力长青
《无限城篇》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十年 IP 系统运营的必然结果。从漫画连载起步,到动画剧集铺垫、剧场版爆发,再到游戏联动、衍生品开发,其构建的全产业链生态,让 IP 势能持续积累,即便原作完结五年仍热度不减。这种 “多点协同、长线深耕” 的模式,证明单一爆款只是昙花一现,唯有打通内容上下游,才能实现 IP 的长久保鲜。
反观国产电影,不少 IP 虽能凭借单点爆发引发关注,却因缺乏系列化开发和世界观延展而后劲不足。值得欣慰的是,光线传媒以《哪吒 2》为支点推进 “中国神话宇宙” 战略,上影元通过《浪浪山小妖怪》实现 “电影 + 衍生品 + 文旅 + XR” 的跨界融合,衍生品销售额近 2.5 亿,全产业链价值突破 25 亿,这些尝试正契合了 IP 长效发展的核心逻辑。
粉丝经济运营:回归内容与情感本质
在国产影视行业被番位大战、恶意刷分等乱象困扰时,《无限城篇》的粉丝运营给出了正向示范。其宣发始终聚焦角色高光、制作诚意与 IP 情怀,避开无意义争议,让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共鸣点。这种以内容为核心的运营方式,彻底摆脱了对流量明星的依赖,形成了健康的粉丝生态。
更值得借鉴的是,影片通过剧情伏笔与彩蛋设计,激发粉丝自发解读、考据与二次创作,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15 亿,形成了口碑传播的良性循环。这与部分国产电影过度依赖猎奇题材、流量造势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证明唯有尊重观众、深耕内容,才能让粉丝经济真正成为 IP 发展的助力而非负担。
线下场景创新:打造沉浸式情感体验
《无限城篇》的线下宣发,将观影升级为一场跨越银幕的情感奔赴。影院变身二次元圣地,粉丝 cos 角色应援、IMAX 零点场包场、主题快闪店热销,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场景,极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归属感。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影不再是孤立的单次消费,而是成为 IP 情感连接的重要载体。
当前国产电影的线下活动,仍多停留在明星路演、提前点映等浅层形式,沉浸感不足。《浪浪山小妖怪》与山西文旅的联动,将影片场景与地方古建、文旅路线深度结合,为国产电影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首映礼与本土文化、影片内容深度绑定,用稀缺的情绪价值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应成为线下宣发的重要方向。
当下电影市场,“老登电影” 的公式化创作已让观众审美疲劳,年轻人对缺乏诚意、充满说教的作品愈发抵触。《无限城篇》的成功再次证明,观众走进影院的核心诉求,是看到故事吸引人、人物有弧光、制作有诚意的作品,是短暂逃离现实烦恼的情绪释放。国产电影若想摆脱困局,不必执着于猎奇跟风,不妨认真 “抄好” 这份作业,在 IP 深耕、粉丝运营与线下创新上多下功夫,用真正的好内容 “去登味、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