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一、续作高开低走,女王成争议焦点
2023 年《新闻女王》以 7.9 分的成绩扛起 “港剧复兴” 大旗,佘诗曼饰演的文慧心凭 “新闻没有永远的朋友” 的锋芒圈粉无数。然而 2025 年开播的续作却跌至热度榜垫底,观众差评直指核心:“文慧心用力过猛,看得人难受”。从直升机救场的高光开场,到与古肇华的权力对峙,本该稳坐 “定海神针” 的女主,反倒成了剧集最大的争议点。
二、演技失控:套路化表达击穿代入感
佘诗曼的表演陷入 “三板斧” 怪圈:歪头挑眉营造飒爽,瞪眼皱眉切换情绪,昂首挺胸维持气场。在 “没钱发工资” 的窘迫场景中,她高昂的头颅与瞪大的双眼,与温暖的氛围格格不入;面对同事追捧 AI 的剧情,眼神里的 “杀气” 盖过了新闻人的失望与鄙夷,更像江湖仇杀而非职场博弈。
这种失控在情感戏中更显突兀:劝解丧女母亲时,除了机械皱眉,眼神依旧犀利如刀;即便是营业式微笑,也从未抵达眼底,沦为空洞的表情符号。反观第一部,她靠微表情传递的冷静与锋芒,在续作中彻底异化为夸张的肢体语言,重复次数多了便只剩审美疲劳。
三、角色崩塌:从职业标杆到爽文工具人
剧情设定的失衡加剧了表演的违和感。续作将主线简化为 “文慧心历险记”,把新闻职场变成个人秀场:她既要对抗资本操控的 AI 主播,又要带领旧部创业逆袭,角色弧光被压缩成单一的 “爽感输出”。当张家妍追查梁景仁之死、许诗晴坚守新闻底线时,文慧心却始终以 “高高在上” 的姿态主导一切,与同事谈工作、跟前夫聊情感都带着掌控者的傲慢,彻底丢失了第一部中职业女性的接地气特质。
这种悬浮感让表演失去根基:她在唐楼坍塌现场的指挥本该彰显专业,却因过度强调气场显得像 “戏精附体”;面对网红溺亡案的伦理困境,神情毫无波动的演绎,更让 “新闻女王” 沦为没有温度的符号。
四、群戏对比:短板在衬托中更显刺眼
配角的精彩表演反衬出女主的失准。黄宗泽饰演的古肇华凭 “提溜转的无辜眼神” 与 “股票上涨后翘起的尾巴”,将腹黑商人的复杂性演绎得入木三分,与方太太争辩时的阴阳怪气,堪称 “教科书级腹黑”。即便是被嘲 “炮灰” 的唐芷瑶,也能以淑女发型下的阴暗眼神立住人设。
而佘诗曼与配角对戏时,总陷入 “气场压制” 的误区:当搭档们以自然笑容诠释角色融合感时,她的程式化表情像隔着一层玻璃,彻底割裂了群戏的化学反应。加上十分钟一穿插的广告轰炸,观众的耐心更被消磨殆尽。
结语:情怀难续,演技需贴角色本心
《新闻女王 2》的滑坡印证了一个真理:再强的演员也救不了失衡的剧本,再深的情怀也经不住敷衍的表演。文慧心的争议本质上是 “表演服务角色” 原则的失守 —— 当港剧的职业锋芒让位于个人爽感,当细腻演绎被简化为套路化表达,曾经的女王也就成了拖累剧集的 “重负”。若续作想挽回口碑,或许该让文慧心找回新闻人的初心,也让表演回归本真。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