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最后悔的是,没早懂慈母多败儿。”10 月 13 日深夜,向太陈岚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首次公开谈及次子向佑的成长困境,镜头前的她数次叹气,言语间满是无奈与悔恨。这场迟来的反思,撕开了豪门教育的光鲜面纱,也为所有父母敲响了警钟。
向佑的人生转折,始于 2015 年那场震惊香港的 “殴打出租车司机案”。因路线争执,他不仅动手伤人,更嚣张喊出 “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向华强”,最终因故意伤害等三项罪名被判入狱 6 个月。在向太看来,这场闹剧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溺爱埋下的恶果。从小享有的顶级资源没能滋养出责任感,反而养成了他漠视规则的性格 —— 与兄长向佐共享全港最好的教练,哥哥拿遍游泳、网球冠军,他却浑水摸鱼;英国留学期间每月话费高达 2 万元,却从不主动联系家人,只有要钱时才会献殷勤。
入狱的教训并未让向佑觉醒。出狱后他竟宣称要去上海与集团老板谈地产生意,让向太 “下巴都掉下来了”。为帮儿子立足,向太先后出资支持他开宠物店、餐厅,可这些项目均因他无心经营而血本无归。更令人惋惜的是,向佑曾为女友创作作品助力其考入圣马丁艺术学院,展现出过人艺术天赋,向太提出聘请顶级导师却遭拒绝,他始终沉迷于 “一朝发达” 的幻想中。
如今的向佑已沦为家族 “隐形人”,甚至敢以 “出去借钱” 威胁父母。向太终于醒悟,自己用物质填补陪伴缺失的做法大错特错:“原谅等于放纵,让他变成大懒虫,没钱回家拿就好”。她坦言五十多岁才明白,给孩子再多钱,也买不来规则意识与生存能力。为此她特意警示家长:富裕家庭顶多在孩子毕业时给一笔创业基金,普通家庭更应让孩子自力更生,切忌用金钱替代教育。
向佑的困境并非豪门专属。向太的反思恰恰印证了:教育的核心从不是物质堆砌,而是边界感与价值观的塑造。当 “我爸是 XX” 的嚣张取代了谦逊,当伸手即来的财富消磨了奋斗欲,再优渥的家境也只会养出 “巨婴”。这场公开的忏悔,或许是向太作为母亲的自我救赎,更该成为所有父母的镜鉴 ——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无底线的满足,而是教会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