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近日,备受瞩目的《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活动走进了先农坛,带领广大观众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古今之旅,沿着神仓院落与庆成宫的古建脉络,深入溯源农耕与礼制文化。
镜头缓缓推进,在红墙瓦木间不断穿梭,率先映入眼帘的是神仓院落。神仓建筑群作为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 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 年)移建于此。其主要功能是储存皇帝亲耕耤田收获的谷物,为皇家祭祀活动提供谷物祭品,承载着独特且重要的礼仪功能。
        踏入神仓院落,山门、收谷亭、圆廪、祭器库等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坐落,布局规整。院落中央的圆廪别具一格,被称为 “天下第一仓”,为先农坛所独有。仓房上开有气窗,便于通风换气,防止谷物发霉;建筑上使用的雄黄玉(三硫华砷)彩画,颜料具有剧毒,能够有效驱虫。东西两侧的碾房和仓房如今已变身为展厅,举办着 “神仓历史文化展”。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修缮神仓时发现的谷粒、了解建筑群防霉防潮的悬山顶天窗结构等鲜为人知的细节,还能细品古建筑中极为少见的雄黄玉旋子彩画,部分彩绘年代甚至可追溯到清中期。展览体验区还设置了互动展示项目,观众可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古代容量单位的变化,透过成语文化感受 “量” 的博大精深,体验耤田收获五谷 “入仓” 的过程,深切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巧思。
        离开神仓院落,直播镜头转向了庆成宫。庆成宫原名斋宫,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 年),是明清帝王在祭祀先农前斋戒的场所。清乾隆二十年(1755 年),经过改建后形成现有格局,并更名为庆成宫,成为皇帝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礼成庆贺之所。据史料记载,文武百官会在此向皇帝表示礼成庆贺,随后皇帝为百官赐茶,顺天府还会率大兴、宛平县令至庆成宫东掖门报耤田终亩数,礼成后皇帝才乘舆离开。
        庆成宫建筑群坐北朝南,气势恢宏。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外宫门、内宫门、正殿、后殿,两殿中间院落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配殿。其建筑装饰精美,处处彰显着明代皇家建筑的气派。正殿、后殿采用皇家建筑等级最高的庑殿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仅次于黄色琉璃瓦的等级;梁枋采用金龙和玺彩画,门窗的窗花为三交六椀菱花图案,殿内装饰采用团龙图案天花,无不体现着其尊贵的地位。
        如今,观众走进庆成宫,在一进院内可观看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展”,了解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在公众参与支持下取得的显著成果;在西跨院,“庆成宫历史文化展” 将为大家讲述庆成宫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变迁;在正殿,通过视频可观看 “致中育和 嘉礼庆成 —— 先农坛庆成宫数字常设展”,欣赏壮美中轴,了解清雍正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的场景;在后殿,还能欣赏并购买到精心设计的文创产品。
        此次《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通过镜头将皇家粮仓的实用智慧与宴礼宫殿的礼制密码娓娓道来,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古代农耕与礼制文化的魅力,在古建肌理中深刻探寻到了中轴线的文化基因。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