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一个人去看了章子怡的新电影《酱园弄》。

不好看。

豆瓣5.9分的评分,证明“不好看”的感受,绝非独属于某一个人,而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酱园弄》的不好看,至少可拆解为两个层面——

一个是“雷声大雨点小”过度营销。

遥想去年5月,《酱园弄》还没在国内上映时,陈可辛导演就带着《酱园弄》和章子怡等一众明星,杀进戛纳。

当时还制造了真真假假的八卦撕逼,去投喂观众的好奇心。

从那时开始,关于《酱园弄》的热搜就没有断过,真真是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这种靠明星博出位的反复营销,看似维持了电影的热度,实则消耗了作品本身。

戛纳归来一年多后,《酱园弄》真的在国内公映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啊,现在才上映吗?不是早就吵得天翻地覆了吗?”

像我这样老派长情的观众,冲着陈导的名头、章娘娘的演技、对赵丽颖雷佳音的眼缘,买票进了电影院认认真真看了电影后,又在大失所望中发出“不过如此”的喟叹。

想一想饺子导演《哪吒》系列十年磨一剑的一鸣惊人,再看一看今日《酱园弄》过度营销的得不偿失,我们不得不再次确信:

事以密成。

过度营销的恶果,就是在过早公开目标后,让人们在虚假完成感的心理误区里,陷入审美疲劳。

当“真正的完成”到来时,人们已经在神秘感的消失殆尽里,产生抵触和厌恶。

所以心理学才说:

偷偷干大事的人都是狠人,因为他深谙人性的弱点是喜新厌旧。

《酱园弄》不好看的第二个层面,是“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做了盘凉拌黄瓜”的悬浮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

著名导演和著名演员都铆足了劲儿,叠加各种buff,凑齐各种看点,去重现这么一个“民国四大奇案之一”的酱园弄杀人案,但观众坐进电影院20分钟,就洞见了其绣花枕头的空洞和孱弱。

26位大明星粉墨登场,又逻辑混乱地莫名其妙消失;

家国破碎和人性丑陋、女性困境和时代暗涌、法律荒诞和姐妹互助,整个一锅乱炖;

什么都想讨好、什么都想表达、什么都想喊口号,结果落个“什么也没说清、什么都没讨好、什么都是泛泛而谈”的一地稀碎……

电影也好,为人也好,都要尽力避免的天坑是想要太多的“贪”——

既要,又要,还要,最后的宿命只能是“诸求不得”。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