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电影领域,奇幻题材常被简化为刀剑对决和粉丝文化的代名词 —— 其定义更多基于 IP 而非想象力。但从本质上讲,奇幻的核心在于 “颠覆”:以违背自然法则的微妙方式,折射出世界的真实面貌。这些故事并非让我们逃离现实,而是重塑现实,直至我们自身经历的轮廓清晰显现。尤其是 “怪诞奇幻” 类作品 —— 它们太过怪异,难以通过市场测试;太过隐喻,无法用一句话概括;情感太过复杂,无法与周末上映的系列电影归为一类。在算法和可识别套路日益主导发行的媒体环境中,“怪诞” 成为一种反抗。它拒绝清晰直白,坚持隐喻表达,相信观众无需被告知含义,也能感受作品的诉求。

怪诞奇幻借助无法解释的元素 —— 如人马生物、迅速衰老的海滩、有感知的怪兽 —— 不仅为了制造震撼或娱乐,更要将关于我们所处社会体系的深层真相偷渡进故事。这些电影未必直言批判,但其隐喻如同热成像图:通过超现实的世界和难以名状的氛围,揭示权力结构、身份认同、劳动、悲伤与信仰的本质。在审查加剧、类型边界模糊、内容生产流水线追求 “品牌安全” 的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些电影 —— 不仅因为它们大胆奇异,更因为它们提醒我们:当不直言其事时,反而能诉说更多。最怪诞的奇幻从不逃避世界,而是将世界翻个底朝天。

以下是那些真正能让我们洞悉世界的怪诞奇幻电影。

1《抱歉打扰》(2018)

导演兼编剧布茨・赖利的《抱歉打扰》开篇是一部关于劳动、种族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尚讽刺剧,随后毫无预警地转变为一个充满人马生物、病毒迷因和企业巨头策划生物进化阴谋的身体恐怖反乌托邦故事。这种转折极具冲击性,且刻意为之。莱凯斯・斯坦菲尔德饰演电话推销员卡修斯・格林,他发现使用 “白人腔调” 能带来职场优势,影片对类型的把玩,如同资本对待人类 —— 轻率、暴力,全然不顾叙事逻辑。作为导演处女作,它罕见地集宣言、警告与挑战于一身。

劳动、变异与背叛的代价

《抱歉打扰》令人难忘 —— 并当之无愧登上榜单 —— 的原因在于,它无畏地打破叙事规则,以反映一个早已脱离理性的世界。赖利并非构建隐喻,而是将其化作武器:被剥削的工人沦为真正的 “驮兽”,这一设定并不隐晦,但本就无需隐晦。此处的奇幻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加速现实:当人类的每一种冲动都被 monetized、审美化并优化以扩大规模时,会发生什么?答案并不美好,却充满黑色幽默。影片的超现实手法如同 X 光,揭露了温和现实主义难以察觉的荒诞体系。

2《猫猫的奇幻漂流》(2024)

在《猫猫的奇幻漂流》中,导演金茨・齐尔巴洛季斯构建了一个没有语言的后末日世界 —— 在这里,动物而非人类成为废墟地球的主角。故事跟随一只孤独的黑猫,在洪水、废墟和诡异的寂静中寻找安全、社群,或仅仅是生存。影片采用令人惊叹的动画风格,与其说是手绘,更像是梦境的具象化,摒弃了对话和传统的人物弧光,转而聚焦氛围、动作和最本真的叙事。这是一部生态奇幻片,不靠动作或预言,而通过细腻的观察与隐喻发声。

气候崩塌、动物记忆与恐惧的静默

《猫猫的奇幻漂流》的力量在于其拒绝过度解释 —— 这在依赖复杂设定的当代奇幻作品中实属罕见。齐尔巴洛季斯将奇幻类型剥离至核心:自然 reclaim 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动物成为人类的代理。片中没有反派,没有说教,只有生物在末日余韵中挣扎。它的怪诞之处在于,相信静默胜过奇观,悲伤胜过 exposition。就此而言,它成为一部 “氛围抗议片”—— 不高呼气候崩塌,而是让观众沉浸于其寂静之中。这是作为挽歌的奇幻,因未说出口的一切而更显苍凉。

3《老去》(2021)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