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捕捞、大面积污染……对海洋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最终导致结果无法挽回。海洋会走向何处,我们又会如何呢?
——女同事说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百闻不如一见。
“保护海洋”、“多种海洋生物濒临灭绝”、“保护海洋生态”……等等这样的词汇,人们已经看见过太多次。多到习以为常,多到不以为然。
这并不是麻木,而是亲眼所见之前,这些词都只是空洞的概念,而纪录片《地中海》则给与我们一个机会,去看一看那片海洋和海洋里的生物们。
看一看生物们的生活因为人类的到来受到怎样的影响。
看一看海洋,在面对人类摆出的难题时,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01
希望之地的绝望之旅
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交界处,有一片地中海,大约有15000个岛屿分布在这里。
每一年,都会有许多生物,不远万里来到此处繁衍生息。
这里,是它们孕育希望的地方。而来到这里的旅途,却是它们的绝望之旅。
对于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来说,这个旅程的起点,是大西洋中部海域。
每到繁殖的季节,蓝鳍金枪鱼从大西洋的各个角落聚集到一起,最多时,可以聚集差不多3000条。
它们要游去数千公里以外的巴利阿里群岛,在那里繁育下一代。
然而,迎接它们的,不只有新生,还有死亡。
蓝鳍金枪鱼所要经历的第一个危险地带,是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
在这里,它们分为两队。
一堆沿着海岸线前行,一个从海峡中央通过。在海峡中央,许多虎鲸正在这里,等着一顿久侯的大餐。
而在海岸线附近等着鱼群的,则是渔船和渔网。
虽然虎鲸的数量众多,但大部分金枪鱼还是顺利通过。
在海岸线边缘,则有近300条金枪鱼被渔网困住,被迫结束了自己的繁殖之旅。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与后面所要经历的事情比起来,300,又变成了一个小数目。
满月之夜,金枪鱼会在浅海中进行繁殖。
在这里,金枪鱼没有存在于自然界的天敌,唯一需要躲避的,只有人类。
在孕育生命的这个晚上,有约2000条鱼会被捕获,送到人类养殖场。
之后的故事,自然不必多说。
近3000条金枪鱼的鱼群,最终,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可以活着离开这片海域。
毫无节制的捕捞的结果是,蓝鳍金枪鱼在21世纪初几乎从地中海消失。
直到相应的保护政策出台,才避免了这一悲剧。
同样不远万里,来到地中海进行繁殖的,还有蠵(xī)龟。
它的旅途,长达六个月,要从法国海岸到希腊。这次旅途的危险性,比金枪鱼要大上很多。
除了一路上的天敌,还有海边漂浮的塑料,以及废弃的渔网。
过去,塑料只存在于海岸边。可近年来,随着塑料垃圾的不断增加,浅海区域也出现了。
成年的蠵龟,知道如何分辨它们与海母。
但年轻一些的蠵龟,则偶尔会将它们与海母认错,将塑料吞入腹中。
塑料会在它们的肚子里产生气体,让蠵龟失去平衡,然后死亡。
渔民不捕捞蠵龟,甚至会将自己捕捞到的小鱼,分给它们。
但废弃的渔网,会给蠵龟们带来难以诉说的麻烦。
海底,有许多被渔民废弃的渔网。它们会留在那里,长达数年之久。
蠵龟们会被这些被遗忘渔网套住,无法前行,也无法觅食。
最终,迎来死亡。
02
自然规律
白尾海雕,又一个差点在地中海附近濒临消失的物种。
它们是一种喜欢结伴生活的动物。这只雄性白尾海雕,和它的伴侣相识20多年,几乎从未分开过。
直到这一天。
在它们所生活的区域,许多电线裸露在高空中。白尾海雕的翅展很长,可以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因此,当它们落在电线上时,很容易误触而被电击。
雄性白尾海雕的伴侣,因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几天后,本能驱使着雄性海雕外出,寻找新的伴侣。
在地中海,像它们这样的白尾海雕,只剩下六对。
白尾海雕以捕鱼为食。虽然成年白尾海雕每天只需300g的鱼就可以吃饱,但这也足够引起当地渔民的排斥。
雄性白尾海雕想要再为自己找到一个伴侣,十分艰难。
虽然它们有固定的叫声,可以吸引自己的同类,但当同类逐渐消失,又有谁可以回应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雄性白尾海雕只能四处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寻找伴侣。
偶尔偷走乌鸦的幼崽,偶尔在海里捕鱼,偶尔在沙滩边的垃圾堆里寻找自己能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