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仅仅说《哪吒2》是一场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奇迹,显然不够,由此IP衍生出的全产业链繁荣才是更大的奇迹。
“五年前,我还不是二次元”
《哪吒2》在打破“续作往往不如前作”的魔咒之余,还将衍生周边的热度推向了新高度,如今看到的有备而来、品类多样的周边产品以及各种花式联动,实际上也是经过行业沉淀实现的。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拿下50.36亿票房,魔童形象的哪吒IP一夜出圈,但周边产品却没有像《哪吒2》一样同步上线,而是在电影上映一段时间,口碑完成发酵之后才陆续推出,而且品类较少,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产业化。
今年大年初一第一时间看完《哪吒2》的“花花酱”不仅在电影院购买了相关周边,还参与了多家动漫周边公司发起的众筹项目。但对“吃谷”轻车熟路的她,手里却并没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周边,原因很简单,她说“那时候我还不是个二次元”。
实际上,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走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这五年时间,也是中国动画电影迎来高速发展的关键期,更是新一代泛二次元用户的增长期。
石矶娘娘出乎意料地爆火,FunCrazy加紧众筹
从市场环境来看,近年来《长安三万里》《白蛇:浮生》《落凡尘》等作品不断涌现,带来创作新风向,引领观影新潮流,也让二次元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泛二次元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据分析机构 CIC 灼识咨询公布的《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数据,截至 2023 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 4.9 亿人,其中核心用户超 1.2 亿人;预计到 2026 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增至 5.2 亿人,覆盖不同年龄层。这为谷子经济提供了庞大的潜在消费者基础。
从消费群体角度来看,“90后”“00 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这一世代的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与爱好买单,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和消费意愿显著增加。他们追求个性化、独特的消费体验,而 “谷子” 作为承载着动漫角色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网友晒出哪吒1的周边
在产业发展来看,国漫 IP 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粉丝基础激增,加上跨界合作和多元化产品开发,越来越多企业看到了 “谷子经济” 的潜力并加入到产业链中,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质量也不断提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2023 年到2029 年,二次元产业规模将从 2219 亿元增长至 5900 亿元,复合增速 18%。未来 5 年,国内二次元内容产业有望突破千亿市场规模,IP 商业价值将通过二次元周边衍生产业和 IP 改编产业进一步拓展扩大,价值成长空间可达数倍以上。
过去,好莱坞大片早已通过衍生品收入实现了 IP 价值的最大化,例如《星球大战》系列的授权商品收入达到 422.17 亿美元,是其票房收入的四倍;2019 年《变形金刚 5》即便口碑不佳,衍生品销售却异常火爆;《冰雪奇缘》系列 6 年创造了 113 亿美元的收入,其中 95.75 亿美元来自衍生品,占比达 85% 。
与之相比,中国电影行业在衍生周边开发方面的潜力还有极大挖掘空间。而伴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登顶,这一现状应该很快会迎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