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国和巴基斯坦首部合拍电影《巴铁女孩》(《Batie Girl》)首映,影片是中巴两国在电影合拍领域的首次深度合作,成为两国“铁杆”友谊的又一见证。作为中巴两国建交73年来首部合拍片,《巴铁女孩》全程在巴基斯坦境内取景,讲述了一位赴巴参与水电站建设的中国女工程师与巴基斯坦当地女孩因足球结缘,相互帮助并最终实现彼此人生梦想的故事。我有幸以北外学生的身份参与了首映礼,《巴铁女孩》为我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对象国文化的机会,并且很大程度上给予我关于当今巴基斯坦女性问题的启发,使我受益匪浅。南亚问题研究小组特转载本文,供各位读者参考。
《巴铁女孩》在京首映礼,图源:“北外南亚研究”微信公众号
电影设定在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偏远村落,这里因为枪支的广泛存在而笼罩着一层紧张的氛围。影片的背景是两个部落之间由争夺关键水源引发的、跨越数代的深刻矛盾与仇恨。这些部落生活在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男性成员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环境中成长的人们,展现出了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既骠悍又勇敢,面对外界挑战从不退缩;对个人和家族的名誉极为重视,视之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忠诚于自己的传统习俗,并且对于朋友和客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友好。
电影中有一段插曲可以很好地点明主题,也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父亲,你的家永远是你的归宿。你女儿将嫁到她丈夫家,就像一只鸟,一只飞走的鸟。”
热爱足球的小女孩纳莎因迫在眉睫的婚约而被迫放弃这项运动。“去了丈夫家千万不要逃跑…”,伴随着母亲意味深长的叮咛,父亲用刀捅烂了她的足球。女主角陆游身为中国人,对于当地对女性权利的限制表示不解:“伊斯兰堡的女孩子们已经可以穿裙子了。”
事实上,当纳莎的姐姐因遭遇家暴而回家,这在父亲看来是“可耻的”, 同时,纳莎作为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不愿嫁给一个已经有三个妻子的素未谋面的男人,或者参与属于男人的运动、裸露皮肤而非身着传统服饰,在父亲眼里都是极大程度上违背传统的行为。
总之,某个天高云淡的日子,婚礼如期举行。部落里的男人们抬着花轿,整条队伍洋溢着欢庆与喜悦的氛围,小女孩被浓妆艳抹,无助地坐在轿子里,像一只被关在笼里的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