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南亚作为桥头堡
“在美食天堂新加坡,中餐馆尝试扩张以走向全球。”香港《南华早报》4日报道称,12年前,海底捞在新加坡热门区域克拉码头开了第一家分店,开始了国际扩张。此后,该公司又在新加坡开设了11家分店。截至今年 3月,其海外运营商 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已在全球拥有119家门店,其中3/5位于东南亚。
通过特许经营在海外快速扩张的张亮麻辣烫负责人对《日经亚洲评论》表示,相比其他地区,东南亚的成本优势和消费者红利更明显,在东南亚扩张速度更快。印尼人口众多,年轻人对中餐、辣味的接受度较高,店内客均消费在70元人民币左右,由于人工成本低,回本周期在半年到一年。
日媒称,很多中企将华人众多、人均餐饮消费金额更高的新加坡视为进入西方市场的桥头堡,在这里它们既可以测试消费者需求,也可以测试自己在海外经营的能力。据报道,太二酸菜鱼于2021年在新加坡取得了初步成功,第二年扩展到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然后在2023年扩展到美国。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新与战略学教授、中国项目主管马克·格里文表示:“中国餐饮企业正在寻求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尤其是在新加坡和泰国等文化和烹饪风格相近的地区。这凸显了该行业在为未来做准备,同时显示其正在向更全球化的组织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