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中国司令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乌克兰采用“围魏救赵”的方式越境进攻俄罗斯的库尔斯克等地区,人们的目光从中东又转移到了俄乌,相应的,中俄关系的发展也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看到有外媒报道说,中方相关负责人现在是“突然密集访俄”,而我们解放军陆军司令上周率团访问俄罗斯,并与俄方讨论双边军事合作议题,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称,俄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已与中国代表团就加强合作达成一致。此外,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福明也与来访的解放军陆军司令员会面了。

而《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则还提到,中俄两国陆军负责人讨论了“军事合作和互动议题,旨在提高两国军队的备战能力”,“在会面时,同意继续加强两国陆军在各领域上的合作与互动”,并强调中俄军事关系在“全球军事动态不断变化”中的战略重要性。

面对中俄陆军的这一轮互动,看到有的分析认为,日前乌克兰突然攻入俄罗斯,解放军陆军司令突然访俄,时机非常“敏感”,表明中国正在军事上对俄罗斯提供支持,而俄罗斯方面主动公开这个消息,是想将中国“拉下水”。

以色列被打得一脸懵逼

天下无敌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是“没有敌人”,但这个道理,以色列却是不懂的。据《新京报》8月25日的报道,黎巴嫩真主党当日宣布,已于周日凌晨5点向以色列发射了大量无人机和火箭弹,以此作为上月以军空袭首都贝鲁特杀害真主党军事领导人舒库尔的报复。据《耶路撒冷邮报》25日的报道,真主党表示,“此次袭击取得了圆满成功,超过320枚火箭弹,直奔敌人阵地而去”。

种种迹象显示,此次袭击可能对以色列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一来,虽然以色列国防军声称真主党“吹牛皮”,袭击规模没有吹得那么大,但以军却拒绝提供具体细节,理由是,避免真主党评估战果。二来,虽然以军声称他们击落了大量真主党的火箭弹,“但却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三来,以色列政府对部分事件下达了“封口令”,换言之,可能有部分重大伤亡被以政府“掩盖”了。最后,以国防部宣布,该国进入48小时的“紧急状态”。

乌克兰外交部指责蒙古国未能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逮捕普京

当地时间9月2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飞抵蒙古国乌兰巴托,将于3日对蒙古国展开正式访问。蒙古国外长等官员到机场迎接。同日,乌克兰外交部指责蒙古国未能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逮捕普京,称将确保蒙古国承担后果。

9月2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飞抵蒙古国乌兰巴托

根据安排,普京将在蒙古国参加纪念苏联和蒙古武装部队在哈尔欣戈尔取得联合胜利85周年的庆祝活动。此外,双方还将举行小范围和扩大形式的谈判。普京与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将就当前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探讨进一步发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预计谈判结束后签署双边文件。普京上次访问蒙古国是在2019年。

去年,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了逮捕令,要求包括蒙古国在内的124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在普京踏入其领土时逮捕他,并将其移交至海牙审判。上周,乌克兰敦促蒙古国在普京访问期间逮捕他。

菲心理防线彻底被击溃?菲防长在美主场喊话中国

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近日在美国印太司令部年度军事会议上妄称,中国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和平的最大破坏者”,他怂恿国际社会干预中国在南海地区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动,并喊话东盟采取更多行动。

除此之外,在马尼拉举行的第35届国际军事法律与行动会议期间,特奥多罗还提及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并且希望美国对该条约的适用范围做出进一步解释。也就是,菲律宾方面希望美国承认类似于中菲之间存在争议的灰色地带适用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显而易见,菲律宾方面是想逼迫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作出表态,甚至是伸出援手。特奥多罗还表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是菲律宾与美国进行双边合作的基础,美国应该根据南海的动态局势来解释这一条约。

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所规定,如果美国和菲律宾的舰艇、飞机、军队或海岸警卫队在太平洋区域遭到所谓“武装袭击”,两国需互相进行防御。而关于“武装袭击”的具体定义,在不同的背景和解读下可能会有多种含义。显然,菲律宾国防部长希望通过扩大这一概念的解释,以便为美国在南海进行军事干预铺平道路,从而增强菲律宾在南海唯我独尊、依靠美国恣意妄为的信心。

不难看出,当前菲方在斗不过中国海警情况下,整个心态彻底崩了,眼下“坐滩”在仙宾礁的菲律宾海警船已经滞留了4个多月,船上的物资即将耗尽,驻守的人员也在恶劣环境和紧张压力下难以支撑,菲律宾连续两天试图强闯足见形势的紧迫。但在中国海警的有力执法下,菲方无论是“夜袭”还是硬闯都以失败告终。如今特奥多罗对中国称呼的改变,是一种无奈且无能的表现。

拜登批评内塔尼亚胡“做得不够”

当地时间9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表示,在确保哈马斯释放加沙人质的协议方面,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做得不够”。他还透露,美国即将向以哈谈判人员提交有关人质与停火协议的最终提案。

此前不久,以军称从加沙隧道中找到6名人质遗体,其中包括23岁美籍以色列人戈德伯格-波林。这一消息在以色列全国引发不满,各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者要求内塔尼亚胡立即达成停火协议。

“现在,整个以色列正处于一个重大转折点的边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日分析认为,由于抗议和罢工不断升级,以色列未来几周的局势将难以预测;与此同时,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解救人质的机会正在逐渐消失,他自己的政治命运也随之消逝……

2日,拜登白宫批评内塔尼亚胡“做得不够”法新社

报道称,当天被记者问及“是否认为内塔尼亚胡为达成人质协议做了足够的努力”时,拜登直言:“没有。”不过,他没有进一步详细解释自己的回答。

当被问及“是否计划本周向以哈双方提交一份最终的人质停火协议”时,拜登告诉记者:“我们非常接近这个目标。”但被问及谈判是否会成功时,他补充道:“希望永存。”

菲律宾彻底摊牌了,解放军已做好万全准备

当地时间8月27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在美国印太司令部年度军事会议上妄称,中国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和平的最大破坏者”,他怂恿国际社会干预中国在南海地区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动,并喊话东盟采取更多行动。这位频繁挑起事端、拿不确定性联盟承诺当“金科玉律”的菲律宾防长还叫嚣,应扩大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内容的解读,使其变得“更灵活”,避免落入所谓“中国的陷阱”。

说白了,菲律宾这是想利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来为自己背书,尤其想让美国承担更多的责任,确保菲律宾在碰瓷的时候也是“安全”的。此前,美国军方也曾向菲方承诺,称倘若菲方人员在南海交锋中出现死亡的情况,即可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至于美方是否会采取行动介入?美国军方则没有给出一句准话。所以,这让菲律宾心慌,尤其是随着拜登政府的任期接近尾声,美菲同盟是否得以延续?恐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所以菲律宾军方才迫切的想要从美方口中,得到一个明确的承诺。

菲律宾为什么非要跟中国对着干呢?说到底,还是美国在背后撑腰。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在南海问题上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而菲律宾就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心甘情愿地被美国当枪使。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这次的表态,可以看作是对菲律宾的一种回应。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按照《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规定,美国是可以为菲律宾的补给任务提供保护的,但前提是两国政府得先谈妥。

中方重申:要求菲方立即撤走非法滞留仙宾礁潟湖的船只

菲方行径严重侵犯中方主权,要求菲方立即撤走非法滞留仙宾礁潟湖的船只

在9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中国一再表示,最近中菲海岸警卫队船只在南海发生碰撞事件,完全是菲律宾的过错,双方都发布了过去几天相关碰撞的视频片段,外交部能否解释一下中国海警船的行动,中国是否仍然认为菲律宾应对这些碰撞事件负全部责任?

对此,发言人毛宁表示,首先仙宾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8月31日在仙宾礁潟湖长时间非法滞留的菲律宾海警船以不专业危险的方式故意冲撞中方现场维权的海警船,造成双方船只发生碰撞。中方依法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正当合法。

空袭俄罗斯,乌军动用了什么无人机?

俄罗斯国防部9月1日发表声明称,全国15个地区遭遇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俄防空部队拦截了多达158架乌军无人机,包括库尔斯克(46架)、布良斯克(34架)、沃罗涅日(28架)、别尔哥罗德(14架)等,其中还有10架无人机试图攻击莫斯科周边地区。俄罗斯《消息报》9月2日称,这是近来乌军对俄罗斯发动的最大规模无人机空袭。

凭空多出数十万大军,波兰拒不交人

波兰做了一件事,让德国十分恼火!调查了将近两年,德国终于锁定“北溪”爆炸案嫌疑人,德国和欧盟方面先后发出逮捕令。但是,这名嫌疑人却在波兰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波兰!

现在,随着事态的深入,相关细节也逐渐清晰了。德国锁定了这名嫌疑人,当时他就在波兰,德国要求波兰方面立即逮捕嫌疑人。结果呢,波兰方面嘴上答应得爽快,却不见有任何行动!甚至,在朔尔茨亲自前往波兰的时候,波兰方面还改口了,说波兰不想介入这件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嫌疑人在波兰的眼皮子底下逃跑了!而且,相关细节指出,这名嫌疑人还是乘坐乌克兰驻波兰大使馆的车辆出境的。德国对此十分恼火,认为波兰这是在戏耍德国。更关键的是,波兰作为欧盟成员国,却无视了欧盟的逮捕令,任由这名嫌疑人出境。为此,德国怒斥波兰的无耻行径!

内塔尼亚胡就未能营救6名被扣押人员寻求“原谅”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周一(9月2日)就未能营救上周末在加沙隧道中发现的6名被扣押人员而寻求“原谅”。

“我请求你们原谅我未能将他们活着带回来。”内塔尼亚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差点就成功了,哈马斯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周一(2日)表示,如果以色列持续施加军事压力,被扣押人员将在“棺材里”送回以色列,并补充称,如果以色列军队接近,他们已经向守卫这些被扣押者的成员下达“新指令”。BBC提到,哈马斯方面没有详细说明发布了哪些“新指令”。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日,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的一条隧道中发现了6名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其中包括一名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人员。当地时间2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即将向巴以冲突双方就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协议提出最终建议。他还表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与哈马斯达成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方面做得不够。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