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外长暴露更大“野心”,外交部彻底把话说透

印度《经济时报》近日文章,原题:印度两轮电动车能否挑战中国的主导地位?印度的两轮电动车(E2W)正飞速发展,拥有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但出口不到其产量的2%,2024财年仅出口1609辆两轮电动车。中国2023年的出口量为1504.3万辆。鉴于在全球两轮车出口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强大地位,印度完全有能力成为两轮电动车出口的主要参与者,但挑战依然存在。印度推出新的“总理创新车辆电驱动革命计划”,将在2025年3月之前为每辆售出的两轮电动车提供1万卢比的补贴,但这一数额将在次年减半,这可能影响销量和产量。

这项计划初看似乎不错,只要继续推进,印度或许能迎来发展良机。然而,计划实施几个月后,因财政支出过高,政府开始大幅削减电动两轮车补贴,激励比例从最高40%降至15%。因此,2023年6月印度电动两轮车销量骤减50%,仅售出46105辆。虽然经过波动期后销量有所回升,但与高峰期92000辆相比,仍差距明显。这1609与15043000的差距显而易见,不禁让人怀疑印度政府的自信来源何在。印度人在他们眼中,“电驴子”和摩托车几乎无异,只是一个加装电池,另一个则加装马达。

局势或要彻底失控!中国外交部连发提醒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黎以边境紧张局势一事提问。对此,发言人表示,鉴于当前黎以边境紧张的局势,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及驻黎巴嫩使馆已经启动应急机制,完善相关的预案,并多次发布安全提醒。我们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不前往黎巴嫩,已在黎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的局势,搭乘商业航班尽快回国或离境,确需继续留黎的人员,请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应急准备和物资储备,避免前往南部高风险地区。

近日,黎以边境冲突持续升级,黎巴嫩多地发生空袭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当前黎巴嫩安全形势严峻。外交部和中国驻黎巴嫩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局势发展,近期暂勿前往黎巴嫩,已在当地人员和机构请尽快撤离或转移至相对安全区域。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黎巴嫩使馆联系寻求协助。鉴于当前特殊情况,如中国公民在暂勿前往提醒发布后仍坚持前往或驻留,有可能面临极高安全风险,并可能影响其获得协助的实效。

拜登万没料到!解放军动作罕见,南海传重磅消息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在南海活动的军机近三万余架次。其中,域外国家的军机活动近万余架次,绝大多数为美军的活动,约7872架次。报告指出,美国等域外国家经常将一些针对南海沿岸国的挑衅性军事活动包装成“航行自由”问题。

对于进入中国管辖海域或周边海空域的外军舰机,中方出于安全的考虑,当然会进行跟踪监视,这完全符合国际惯例。

这份报告的发布,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美方对南海的挑衅行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方提出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通过军事力量在全球各大海域横行霸道,2007年以后,美军的重点放在中国周边,美军舰机成为台海和南海的“常客”。2023年,美军航母战斗群等大型舰队累计8次进入南海,同时美军还派出至少11艘攻击核潜艇和2艘战略核潜艇部署南海。如此密集的军事行动绝不是为了所谓的“自由航行”,而是以军事手段实现政治目的,从而维护美国霸权。

敏感之际,菲背后靠山现身,中方一纸报告轰动舆论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智库平台在北京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美国等域外国家经常将一些针对南海沿岸国的挑衅性军事活动包装成“航行自由”问题。尽管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制度对于沿海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专属经济区内军舰航行及军机飞越自由的规定较为模糊,国际社会对此也有较大分歧,但直接危及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行动,无论以何种标准,都与“航行自由”无关。

尽管中国海警已经给予菲律宾的越线行为多次反制,巡逻关键岛礁的行动不分昼夜,从未中断,但如今菲律宾仍抱定了搅乱南海局势的打算,不断引入域外力量为自己撑腰。据美媒近日报道,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五国海军舰艇在南海举行了联合演习,这是五国首次举行海事合作活动。从它们发布的声明来看,这5个国家把这次联合演习定性为“维护航行和飞越自由”,这是域外国家扰乱台海局势的一贯说辞。

不到24小时,中方高层会见6国外长,微妙时刻

据外交部网站报道,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王毅说,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变乱交织的世界,安全失序、发展失衡、治理失效日益突出,热点冲突、大国对抗、地缘矛盾此起彼伏,人们对这个星球的未来更为忧虑。同时,我们又正在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全球南方国家对现代化的渴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我们迈向现代化的脚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

最近,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开启了“外交马拉松”模式,24小时内,他连见6国外长,与来自不同大洲的各国政要进行双边会见,频繁的会晤展示了中国外交的深厚功力。但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内部的一些不和谐音也随之浮出水面,金砖国家作为代表“全球南方”的重要合作平台,原本应当更为团结,但内部的“杂音”却已经响起——而发出这些声音的,正是金砖国家中的印度。印度在金砖中的地位很微妙,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的崛起自不必说,但它的外交策略却引人深思。

事实上,对于金砖组织的发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早已明确表示,在百年变局中,金砖国家要“站得高、看得远”,应顺应历史潮流,作出正确抉择。但在中方交底后,印度方面却依旧为了一己之私,阻碍整个金砖组织的共同利益,显然是在给金砖国家的金融改革拖后腿。随着金砖国家影响力的扩大,多个国家表达了加入的愿望。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证实,正在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机制的国家多达“数十个”。这意味着金砖国家机制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不许改变南海现状?这一次,中方终于动真格了

据中国国防部9月23日发布消息称,应美方邀请,9月18日至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吴亚男率团赴美国夏威夷参加印太国防军司令会议。消息显示,会议期间,吴亚男与菲律宾、美国等国参会代表进行互动。吴亚男与美军印太总部司令帕帕罗会见时,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吴亚男与帕帕罗此次沟通是半个月内的第二次。9月10日,吴亚男与帕帕罗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回溯时间轴,9月10日,吴亚男将军与帕帕罗就已经有过一次对话了,虽然不是正式见面,但两人也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做了讨论。紧接着,9月14日至15日,第18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在北京举行。这一系列的高层接触,让原本火药味十足的中美关系有些降温。然而,就在中美军事交流频繁之际,美军对华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在一次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中国已经从”潜在威胁”升级为”现实威胁”。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美这个月的接触算是白谈了。

有消息称,吴亚男上将在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意味着“中美两军高官恢复面对面交流”。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对此,有分析认为,作为中美两大战区的主官,双方在线下会面有助于减少一线部队的误解误判,降低海空事故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中美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官方通稿中,对两军战区司令的这轮线下交换意见,用了两个词,叫“坦诚、深入”。坦诚,说明没藏着掖着,深入,双方把各自的立场亮出来了。但美国说一套做一套,尤其是在台海方向,而中方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这就注定中美此轮会谈,交锋一定激烈。不过话说回来,这是自2022年8月,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以来,中美首次进行的战区司令级别的面对面线下沟通,意义重大。

菲防长对华发出警告,不许中方拖船,解放军下通牒

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中国黄岩岛附近海空域进行侦察预警、海空巡逻等例行性演训活动。域外个别国家搅局南海,制造地区不稳定因素。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战区部队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特别提到了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战区部队保持高度警惕,这句话显然是说给菲律宾听,但又不全是,当我们以更大的视角看到整个周边海域的情况,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此前菲律宾渔业资源局一架飞机就接近黄岩岛,遭到了一架Z-9直升机拦截。而这架直升机还是从黄岩岛25海里外的052D驱逐舰上起飞的,菲方飞机离开的过程中还胆敢跟随拍摄052D合肥舰。与此同时,美国航母编队正在穿越莱特湾,而前方就是辽宁舰航母编队。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菲律宾海警9701号船已撤离仙宾礁。不过,菲海警称,将会向仙宾礁再次派出海警船,不会让仙宾礁成为第二个黄岩岛。菲国防部长称,如果中方强制移除菲方在仁爱礁的军舰,这将是战争行为。

此外,日前,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宣布,菲律宾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所谓的“菲专属经济区”内举行多边海上活动,以表明五国致力于维护“航行与飞越自由”,以及建立“自由开放印太”的承诺。可见,原来这个日澳新“三国舰队”过航台海,目的就是为了前往菲律宾去参加所谓的“美日澳菲新五国多边海上活动”。

菲律宾此次联合演习的参演兵力仍不太明朗,但应该还有人记得,几天前日本海自“涟”号驱逐舰、澳大利亚“悉尼”号驱逐舰和新西兰“奥特亚罗瓦”号补给舰,曾组团过航台海炒作。曾指出这三艘军舰是南下参加菲律宾联合演习的舰艇,在演习前故意穿越台湾海峡挑衅中国。此外,根据澳大利亚国防部声明,澳方还派遣了一架“波塞冬”反潜巡逻机参与演习。

铁证如山!美图谋彻底破碎,中方拿到实际证据

近日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在南海活动的军机近三万余架次。其中,域外国家的军机活动近万余架次,绝大多数为美军的活动,约7872架次。中美两军在南海的互动及相遇大体上是专业而安全的,大国竞争对南海航行及飞越自由的影响仍处于可控范围。报告指出,南海是全球最开放的海。每年有近50余万艘次商船通过南海,全球货物贸易40%左右经过南海及其周边海峡。

这份报告的发布,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美方对南海挑衅行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方提出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通过军事力量在全球各大海域横行霸道,2007年以后,美军重点放在中国周边,美军舰机成为台海和南海的常客。2023年,美军航母战斗群等大型舰队累计8次进入南海,同时美军还派出至少11艘攻击核潜艇和2艘战略核潜艇部署南海。如此密集的军事行动绝不是为了所谓的自由航行,而是以军事手段实现政治目的,从而维护美国霸权。

美国真“急了”!日本直接开火警告;朝鲜代表直接说不

近日,国际上发生了多起重大事件。

第一件事,据光明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网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召开了关于核威慑问题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框架内的常设会议。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更新核遏制国家政策基础的问题。据报道,普京介绍了更新俄罗斯核理论《核威慑国家政策基本原则》的计划。使用核武器的核心原则仍然不变——即俄罗斯将核武器视为捍卫国家主权的最后手段。普京表示:“建议对核武器使用条件的界定做出多项澄清,并在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草案中扩大予以核威慑的国家和军事联盟的范畴。”

过去,俄罗斯一直坚定奉行核武器仅用于报复性核打击的政策。然而,普京近期显著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他声称,若俄罗斯遭受常规武器攻击,也可能考虑以核武器进行反击。这一重大政策调整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美国政府和北约组织对此表示,这种行为”不负责任”,可能导致局势失控并增加核冲突风险。日本等国家也认为,任何涉及使用核武器的言论都是不可接受的。联合国秘书长则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普京明确表示,若俄罗斯获取可靠信息表明有大规模导弹或无人机穿越其边境,俄罗斯将可能考虑动用核武器进行反击。同时,普京也将白俄罗斯纳入这一核保护伞之下,强调若白俄罗斯遭到侵略,俄罗斯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白俄罗斯不仅是俄罗斯的战略盟友,也是当前俄乌冲突中与俄罗斯紧密联合的国家之一。普京的这一表态明显向西方传达了强烈信号:如果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盟友试图通过打击俄罗斯或白俄罗斯的后方取得胜利,他们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

别光盯着洲际导弹,解放军又一“神器”试飞

别光盯着洲际导弹,解放军的“镇国神器”可不止东风,近日又一飞行器试射,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美国人快盯不过来了。

1、闪亮登场:珠海航展的明星

近日,一段展示飞翼造型无人机试飞的视频风靡中国社交平台,瞬间引爆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这架神秘的无人机并不是大名鼎鼎的攻击-11,而可能是2022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CS-5000T“云影”无人机。那么,这款光芒四射的新锐战机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首先,回顾2022年珠海航展,“云影”5000T无人机首次以真机现身,而不是模型展示,顿时吸引了全世界军事爱好者和专家们的眼球。与它的小伙伴们相比,“云影”5000T的体积庞大得惊人,机身长度超过12米,翼展高达18米。这些数字展示了“云影”5000T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为什么要用飞翼布局呢?这点很有讲究。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隐身,还能显著提高空气动力效率。更神奇的是,“云影”5000T的双三角翼设计,非常别致,不但增加了展弦比,还显著提高了高亚音速条件下的航速和留空时间。这意味着在长时间任务中,它能够表现得更加出色,绝对是个长跑健将。

2024 iboluos.cn 冀ICP备2024065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