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IP剧从立项起就被贴上“待爆”标签,堪称助力艺人飞升顶流的“顶级副本”。因此,在粉丝眼中拿下这类剧的一番,就等于拿到了“飞升顶流”的入场券,自然引得各家粉丝摩拳擦掌、势在必得。
最直观的来讲,一番是“播出实绩”的代名词。不管是艺人团队还是粉丝自发制作的战报中,“一番”二字总是被加粗高亮,成为艺人过往战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题讨论度、贡献量、收视率、以及在各大奖项中冲击最佳男女主的获奖机会,都是一番的潜在红利,而其他人则沦为被大佬带飞的“蹭咖”。因此,也难怪粉丝们对自家艺人能拿一番而趋之若鹜。
更深一层来看,一番“长尾效应”的附加值或许是“撕番”的深层动因。首先艺人如果剧集播出数据良好,则会被定义为有抗剧能力,在后续的选本选角中会更受平台和片方的推崇,增加艺人的核心竞争力。
再者,一部剧中有限的品牌广告植入也会优先向一番倾斜,通过剧集艺人与品牌达成首次合作,进而可能形成艺人与品牌之间的深度捆绑,不断增加艺人的商业价值,有期望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即艺人成为作品招商的活招牌,助力艺人冲击后续更高级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