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独立报》认为,特朗普可能盯上了乌克兰的核设施,早在3月13日,特朗普就曾提出,谁将在停火后控制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控制乌克兰核设施,也符合特朗普“进一步增强美国在乌存在”的目标。
对于特朗普的“得寸进尺”,泽连斯基并无明确回应,但从2月28日的“白宫争吵”之后,乌克兰总统似乎已经掌握了应对特朗普的正确方法。3月18日的美俄领导人通话后,按照计划,特朗普必然将和泽连斯基通话,但乌克兰总统还是主动发出了一段要求尽快通话的视频,放低了姿态,也给了特朗普“主导进程”的满足感。
泽连斯基面对特朗普放低了姿态
3月19日的通话中,泽连斯基亦反复恭维、感谢特朗普帮助乌克兰实现和平。通话结束后,泽连斯基还发布声明表示,相信在美国领导下,“今年就能实现持久和平”。他重申,愿意接受此前美乌已经达成,但遭到普京“婉拒”的全面停火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驳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关于“乌克兰在菜单上”的言论,泽连斯基的用词也比较委婉:“我不想冒犯任何人,但我们不想出现在普京的菜单上。”
梅德韦杰夫发表的关于“乌克兰在菜单上”的言论截图
有分析认为,在全面停火暂时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泽连斯基拿出和俄方相比更“友善”的态度,做出比普京更积极的姿态,是试图将“阻挠和平”的责任推到俄罗斯一边。俄罗斯亦认识到泽连斯基的策略正在奏效。在美乌领导人通话结束后,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立刻“提醒”道:乌克兰的宪法和议会立法依然禁止泽连斯基和俄方谈判,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达成协议。
停火方案“回到原点”
本轮美俄、美乌领导人通话的另一个“成果”,是特朗普提出的“全线停火30天”方案在折腾一周多之后倒退回了原点。
在3月11日美乌高级别会晤前,乌克兰方面和英、法等欧洲盟友拿出了首先停止远程空袭和黑海敌对行动的“空中海上局部停火”方案。但在美乌会晤中,美方代表按照特朗普的要求“更进一步”,迫使乌克兰背离和欧洲盟友的共识,同意在所有战线完全停火30天。
然而,在俄罗斯军队于库尔斯克战线取得进展的背景下,俄方官员指出,全线停火事实上有利于乌克兰。3月18日美俄领导人通话时,普京事实上并未同意“30天全线停火”,仅和特朗普达成了能源基础设施停火的共识。双方还同意就实施黑海海上停火及更全面的停火进行技术谈判。
眼见美俄领导人回到了自己提出的最初方案,泽连斯基当然没有意见。3月19日,美乌领导人在通话中一致同意能源基础设施停火,并同意下一步讨论将停火范围扩大到黑海。双方已指示下属团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据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3月底之前,美乌团队将在沙特阿拉伯就协调和平步骤、实施能源基础设施停火方案、制定更大的停火方案等问题进行会晤。此后,美俄代表亦将在中东地区就此展开会晤。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俄、乌三方代表何时才能坐到一起讨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战争第一年,俄乌、俄美在二轨接触中就提出了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停火、黑海停火在内的一系列降级方案及具体操作措施。科尔图诺夫参与了这些会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各种(降级和停火的)工具都是摆在桌面上的”,关键在于双方领导层是否有政治意愿推进和谈。
分析认为,当前俄乌双方都看似积极应对和平进程、推进讨论技术细节,让特朗普认为停火在即,但考虑到普京的核心目标和特朗普的核心目标相互矛盾,且双方在首轮磋商之后毫无让步,和平进程的后续发展还很难判断。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白宫前高级官员查尔斯·库普乾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美俄可能在短期内达成初步、局部的停火协议,但长期问题将不会得到解决,“只有停火协议,那就只会有冻结冲突,不会有长期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