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盲人看电影的用意是什么?也许网络上的一组数据能说明问题:某基金会年报显示,这类观影活动每次能拉动捐款环比增长230%,但同期盲道修缮支出却连续三年为零。
包括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高先生,名下公司涉及影视投资和网红孵化,50 万的成本能够获取高达千万的曝光度,这样的流量交易是稳赚不亏的。
这几年“爱国”这盘棋的高端局越来越多了,令人佩服,但再怎么玩儿,虚伪和做作的恶臭从来没有任何改变。
流量肯定有变现能力,所以像上面那个陕西的网红,宁肯被骂也要出名,至于道德和羞耻感,完全可以不要。
我并不反对网红们想要出名的做法,但拿着“爱国”博出位,我真想不明白也接受不了:这么高尚的行为,咋就被你们玩儿成了这个样子呢?去靖国神社撒尿是爱国,打穿和服的女孩子是爱国,砸同胞的日本车是爱国,如今看电影也是爱国?这些人是不是忘了:电影这东西是西方传入的,票房排行也是西方搞出来的,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勃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不是不够自信啊?
让我说没必要太当真,咱们有皮影戏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足够了。
工人们连饭都吃不饱,你却拉他去当托儿,耽误他好几个小时不给一分钱,连一碗面都舍不得给买,反过来却谴责他们不懂审美?请问你懂什么是人性和杂种性吗?
人性就是知道人生存的顺序是怎样的,人要先吃饱肚子,先养家糊口,然后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杂种性就是看到底层下苦人不仅毫无同情心,而且还指责这个一天挣不了几十块钱的人不肯拿出来50块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