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导演饺子曾在公开采访中说道,“我们最难的几个特效用全部时间花到了研发上面,一定要做观众没见过的。能给观众更多美感刺激的,这样的东西才有做的价值。”
除了在特效画面的精心制作外,姜优认为,在发行方面,《哪吒2》的IP衍生配合比《哪吒1》有显著提升。
据公开资料显示,淘宝平台官方授权周边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大关,《哪吒2》相关商品的搜索和成交的增长是爆炸式的,平均每天较前一日有超过10万的搜索人数增长,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IP衍生品销售中非常罕见。
这一切也得益于光线传媒和彩条屋提前规划的结果。
一位影视从业人士评价王长田(光线传媒董事长)为“眼光独到,很懂行业”,江湖人称“中国动画电影教父”,曾签下10多名动画导演,并投资了数家动画公司,其中就包括饺子导演的可可豆动画。
此前《哪吒1》拿下超50亿元的票房,为王长田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如今凭借《哪吒2》,王长田个人财富激增约263亿元,而光线传媒可分账收入约24亿元。这意味着,仅上述一项分账收入,已超过其2023年全年营收。
03
强心剂效应渐退,电影市场仍需持续发力
如今,《哪吒2》已然变成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体现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象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文化自信觉醒的叙事轴正在形成:从《黑神话:悟空》的现象级火爆、到今年1月外国人大批涌入小红书、DeepSeek在科技领域的突破……这些事件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影响力。
《哪吒2》的成功不仅延续了这一趋势,更成为文化自信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从资本市场目前的态度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哪吒2》爆火有一定的偶发性,就如同去年大火的游戏《黑神话》一样,所以仍处在观望状态。”
“如果要看短期资本是否会涌入电影市场,主要取决于大盘表现。如果大盘整体表现好,自然会有资金流入;反之,资本保持谨慎也是正常的。”传媒分析师庄元对雷峰网解释道。
不过,经此一役,“资方很大程度会倾向于投资动画电影,因为真人电影投入大且存在艺人塌房等风险,相比之下动画电影更稳定。”庄元补充说。
但这并非说明动画电影就毫无风险,姜优表示,目前业内,除了‘追光动画’和‘华强方特’这两家能够稳定年产1~2部作品外,其他公司的产能相对较低,作品周期较长,也增加了项目的时间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
此前,光线传媒出品的影片《深海》经历了长达7年的制作周期。该片初始制作预算为2亿元,2019年,光线传媒又追加了1.98亿元投资,换取了十月文化的股权。然而,尽管投入巨大,电影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市场反响,未能成功“出圈”。
这也是为何资本市场不会茫然涌入动画电影市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