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唐探3》的口碑偏负面,但历经十年发展,《唐探》系列不仅在一二线城市有极多粉丝,在三四线下沉市场,也有极高路人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共追、全民共看。
从影片类型来看,《唐探1900》还是春节档唯一一部真人喜剧电影,在春节档有着极大加成,只要“产品经理”陈思诚品控稳定,拿到30亿+的票房并不困难。
顶流助阵、争议加身,舆论浪潮不会停
早在30年前,徐克就是国产武侠电影的执牛耳者。30年后,他带领肖战、庄达菲演绎《射雕》这一国民IP,开创性地将目光重点放在郭靖、黄蓉死守襄阳城的情节,看他们如何诠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大IP+大导演+大制作,又有顶流肖战主演,《射雕》立项之初就饱受行业关注,预售也对得起肖战顶流的名号。但武侠电影毕竟势弱多年,随着更多路人的进场,《射雕》必不可能持续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唯一的悬念在于,预售第一的名号会在何时易主。
而随着影片热映,关于主演演技、能否扛得起票房等相关问题的大讨论,势必会掀起一波浪潮。
《封神》在2023年暑期档的成功,距今只有一年有余,《封神2》在热度上有一定保证。爽约去年暑期、定档今年春节的做法,也能看出片方的自信。传统文化+类型拓荒+神话大片+视效震撼,让《封神2》的西岐保卫战卖点十足。
但于适、陈牧驰等主演的舆论争议,至今尚未停止,豆瓣、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则出现了不少关于“《封神演义》打死财神赵公明”的帖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观感。
不管是网友自发,还是“对家在黑”,都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春节档不是一潭死水,是动辄几亿、几十亿的票房大战。
虽然网信办公布的春节净网行动表示要整顿电影行业,严查黑水军,但从往年春节档的舆论战来看,今年的声势也不会小,对本就先天不足的《封神2》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熊出没》系列历来是“春节档质检员”,“没打过它的别吹自己是大片,丢人”的论调有不少拥趸。作为亲子观影首选,制片成本较小的同时,还自带庞大路人盘和IP粉丝,《熊出没·重启未来》早就利于不败之地。但在众强环绕的情况下,几乎没可能复刻去年《熊出没·逆转时空》将近20亿的盛况。
《蛟龙行动》在今年春节档有几个特殊所在。第一,是六部影片中定档最晚的一部;第二,排片最低,甚至低于《熊出没·重启未来》;第三,预售在真人电影中垫底;第四,片方公布的“剧本保密”花絮,引发网友群嘲,相关评论区下,出现不少关于“如果要保密我就不看了(尴尬)”的留言;第五,比起其它影片或有IP加成,或有顶流助阵,《蛟龙行动》名为续集但实为新片,只能依托于林超贤的质量把控。
这些特点相结合,让《蛟龙行动》在春节档的首波预售大战中,败下阵来。
从近几年春节档的战况来看,只需要短短两天,各大片方就能分出“是该开香槟,还是该上天台”。
有影城经理告诉娱乐独角兽,在前面几部大片均已定档的情况下,他更倾向于《蛟龙行动》去2025年暑期档或国庆档,毕竟档期头部和末尾的排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春节档影片的逆袭与否,不仅要看要看自家口碑,还要看竞品质量,但春节档的整体强势和宣发大战,让诸如《红海行动》《你好,李焕英》等影片的逆袭,已成为过去式。
从口碑更好的《流浪地球2》不敌《满江红》,到《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等片遗憾撤档,再次上映后仍然票房不佳。无不表明春节档强者恒强,弱者更弱,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但从预售的上座率来看,《蛟龙行动》大年初一的上座率高达16%,仅次于顶流主演的《射雕》,是其它多部影片的两倍左右,既表明于适粉丝还是有一定的抢预售能力,也表明7.6%的排片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目前,春节档共排出27万场,根据往年大年初一的情况来看,还有15万场左右的存量。
但今年春节档在史上最强与史上最卷之余,还是史上最长。只有《熊出没·重启未来》时长小于120分钟,而六部影片的平均时长则高达137分钟,不利于排出更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