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标准,来看张艺谋监制的这部《雪迷宫》,该剧确实用了大量的东北元素,尤其是自然条件的堆砌元素,角色对白的方言元素等等,但是,抛开这些符号化的内容之后,观众们就会茫然,这是讲的什么地域什么时间的故事呢?这些地域背景、时间背景的内容,并未深入到故事本身当中去。
所以,我说《雪迷宫》是较为失真,而不是完全失真。因为有大量的标签化、符号化的内容存在,所以,这部电视剧经常会提醒观众,我们讲的是东北故事哟,我们讲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故事哟。其实,这些提醒,反倒是编剧导演在叙事写实度上的不自信。当然,这里边也存在演员表演上的一些问题。
套路化的叙事,是《雪迷宫》质量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一般的刑侦剧叙事,都是一个刑侦高手,搭配一个技术大拿。这部《雪迷宫》显然走的也是这个路子。一般的刑侦剧,都是开局让刑侦高手去秀一把,《雪迷宫》也是开局如此,黄景瑜饰演的男主角,深入毒窝,一个打一群。
甚至于,这类电视剧肯定要搞一个主角之间的相爱相杀。因此,在《雪迷宫》当中,也搞了一个男主角飞到南方去请技术大拿。而且,请的过程,一定是设计阻力的,即便是这个阻力是不成立的。《雪迷宫》当中,男主角请技术大拿,这位技术大拿先是不愿意,后来,就愿意了。这种叙事,不仅是套路的,而且是失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技术人才是定向培养的。技术大拿,是要服从国家分配的。《雪迷宫》当中搞邀请制,就是典型的不懂叙事背景特征。